玉兮儿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功不唐捐玉汝成 行而不辍共奋进

阅读568
数“淘”精彩  学“融”启智

  为了让孩子们在儿童节之际得到心仪的礼物,培养学生的交往、实践及理财能力,增强学生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意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感受数学,6月2日下午,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一年级举行了跳蚤市场活动。

  本次活动开展的热烈,学生乐此不疲,沉浸式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商品琳琅满目,有闲置的文化用品、图书,有各种新奇的文具、玩具、小物品,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等,商铺名字新颖多样。在本次活动中,以数学学科为基,有效融合其他学科,学生真正全面发展,活动现场井然有序,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学生通过商品交易,在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下,运用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 在数学学科中,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学会简单的购买物品和找零计算。在市场准备的过程中,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合理设立摊位、标明物品价格,并在交易中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和货币交流技巧。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这次活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科倡导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道德观念,同学们在市场中遵守规则、诚实交流,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小使者。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探索热情,在学中思,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担当精神,本次活动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专心的学习,痛快的游玩”,让学生们在别样的路径中寻觅路上的风景,最终在有趣的探索中灿烂盛放。

“教”学有法“研”学有道

  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更加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孩子们自身的数学素养;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生活中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校四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问题为引领,在上学期初次开展栽蒜苗活动之后,将研究继续走进深入,5月30日开展了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当天共进行了两节数学公开课及一节课题研究讲座。

  首先,我们认为教师以主题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启发,学生不断尝试,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在实践中习得知识,水道渠成。围绕“栽蒜苗”这一主题活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最后聚焦到“同等条件下,水培蒜苗和土培蒜苗谁长得快?”这一核心问题。借助老师提供的17天数据,选择不同的数据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最终得出“水培蒜苗长得更快”这一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看似研究到此就已经结束了,但孩子们又结合生活经验问到:“多数植物都是长在土里的,为什么水培蒜苗长得更快呢?”。初次研究的结果又再次引发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逐渐深入:什么因素在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改变生长环境,实验结果会不会有区别?老师们再次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进行新尝试: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自主开展小课题研究。

        其次,整个研究及课例有规划,有方案,前期工作功不可没,中期学习循序渐进,后期成长定会螺旋上升。具体表现为:经过近3周的实践研究,各个小组都经历了自选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推进,以及小课题研究结果的交流分享四个环节。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有了前期的研究,孩子们在课上侃侃而谈,每个小组各具特色。有的小组分工明确,几名同学逐一分享了实验的数据、调查的资料和总结的结论;有的小组选派代表,对照学习单先分享了小组研究方案,接着有理有据地分享了本组的研究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还有的小组则体会到了研究的不易,一稿方案没能顺利推进,不得不推翻方案再想办法,可喜的是孩子们没有放弃,而是借助查阅资料厘清蒜苗生长的条件,从而得出研究结果。更可贵的是,孩子们课上不仅关注本组的汇报,也在分享会上从不同角度获取了多学科的知识,也有的同学大胆提出质疑,给出合理建议,这样的课堂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方法,而是多学科知识在同一主题下的综合体现,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双减”的背景下,随着新版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推行,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不停地思考:如何搭建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我们认为,首先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的问题为引领推动教学的开展,将学生的问题作为研究的目标、动力和途径,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区域共进 联动深耕

  5月31日下午2点,由北京石景山区教委组织的以“全要素推进校本研修,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经验交流,在北京京源学校进行,共有六所学校的负责人进行汇报。

         石景山区“十四五”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活动实实在在,落在了根处和实处,风生水起,已入佳境。

      总体概括为一化三性。即一化:多样化。三性: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一是案例展示协同育人的鲜活案例生动丰富。做到了:走进现象,生成问题,走进生活,生出方法,走进孩子,生起智慧,走进校本,生成名师。

二是学校经验各具特色。第一个学校介绍抓住了育人之本:教师发展之本和文化育人之本。第二个学校抓住了“专”:利用项目化学习牵引其他项目,联动全面发展。第三个学校抓住了“建”:全育式探索,满足教师多样学习,课程体系建构为亮片特色。第四个学校抓住了“精”。第五个“准”。第六个“领”。三是区域校本抓住了八个字的特色:定向、助力、联通、评价。

       

  总的来说,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本次活动与其他三个区积淀出了“北京经验”,形成了“”北京声音”。发展是动态的、迭代的。

        我们要向之学习,锚定关键,精准定位教师发展关键方向和价值,系统设计教师培训队伍,区域协同,根据我们当地区域特点和特色,联动发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统一,精简,高效,最终打造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有卓越的输入才能更优输出,为培养得智体美劳的接班人而提供最优质的保障。

阅读 5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