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麦飘香,颗粒归仓丰收忙。怀一腔深情,掬一捧清凉。
2023年6月9日上午,为促进心理健康教师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洪山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教研员韩亚平老师带领心理健康导师组成员张家湾小学蒋冰心老师、小组成员鲁巷实验小学靳喆老师、华师附属万科金色城市小学卢周、杨潇老师前往洪山实验小学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守正创新 化虚为实——新教师怎样上好心理课》,洪山实验小学高晨、李懿姝、冯丹、吕露、杨红等老师积极参与了研讨。
活动开始,鲁巷实验小学靳喆老师首先在定点班级展示了一堂精心研磨的心理健康课——《哦,我的情绪小怪兽》。
靳喆老师以亲切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向学生传递出真诚的人格魅力。炫酷的自我介绍、温情的课堂约定、还有激趣的热身游戏,顺利吸引了初次相见的学生们。
通过游戏导入主题,陪伴学生觉察自己的情绪在不同的情境中常有不同的变化,像一只小怪兽,影响着事件的结果。
那么,“遭遇冲突情境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靳喆老师借由亮亮“肺要气炸”的情境,出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安抚(愤怒)情绪——善用有效沟通——促进理解,解决矛盾。
接着,开启心理演播厅进行行为训练。由学生再现冲突场景,巩固所学方法,感受合理解决问题的愉悦与和谐。
整节课强调学生体验,有意识的设计了多元互动的情境,不断激发学生表达和思考。现场气氛活跃,观课老师无不感受到学生在尊重、开放环境下的聪敏、快乐。
课后,靳喆老师进行说课。介绍了导师小组对学情调查后的目标理解、设计思想以及每个流程的目的。
据介绍,该班因为某个行为偏差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破窗效应,在班集体,较多的学生开始脾气暴躁、行为偏激,与他人进行无效沟通、感到人际互动的困扰。
蒋冰心老师说,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局限一堂课,需要多举措多尝试。学生个辅、班主任辅导、班风建设,这是一个整体。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对班级氛围、对集体意识的影响有着广泛且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师以课为载体,要坚持解决问题的信念。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幸福感的动力。这是一个动态交互的系统,希望这堂课可以发挥启动机的作用。
随后,蒋冰心老师做为活动主持人,邀请在座老师畅所欲言——“说真话、谈实效,大家一言一语都是在做贡献。”
李懿姝老师指出,有效沟通的应用度比较普遍,是否应该将为什么要学有效沟通做一定的设计?在演播厅的环节,评价标准具体应该怎么设定?
高晨老师表达观点,靳喆老师调动学生的能力很优秀。第一次师生互动就有这样的效果。这种小怪兽的串线方式是否低龄化了些?在角色表演上,怎样的安排会更好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们从不同视角交流了自己的观课感受,热闹非常。或是对当堂课的评价,或是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或是对教学的建议,大家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教育的魅力也在浓郁的研讨氛围中悄然绽放。
蒋冰心老师认为,每一位新老师都应该有“十年磨一剑”的心理准备。既不要怕麻烦也不能固步自封,局限在各自的学校里。多听良言多学好课,才更容易把握哪些重点要坚持,哪些设计可创新。
接着,她赞扬了靳喆老师脚踏实地、勇于挑战自我的成长态度,并向在场老师汇报了心理健康小组为本次活动所做的准备工作——
3月,学习武汉市一等奖的示范型优课(张文华老师《集中注意力》),探寻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依据,分享和讨论个人上课的优劣势以及现阶段遇到的问题。
4月,借由现实问题,辨析学情、定目标、理框架;研讨课程设计的流程。
5月,三校老师联动,在张家湾小学王敏主任的支持下,研讨课程实施的过程并自主评价。尤其对实施过程的起承转合、师生互动等细节进行探究。
最后,教科院韩亚平老师对本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细节点评。既肯定和鼓励靳喆老师的整体表现,也指导了不足之处的改进方案,细致解答了教师们提出的问题。
她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推进项目式学习——把心育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成“一个整体”。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课程过于饱和的现象,目标也能更精确。心理课不是零散、糅合的知识点,而是化大为小,分层渐进式的学习。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项目”,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目的。既要调研情境,也要多尝试“临场生成”的应对。尤其要注意应用本土化的语言来表达心理学知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此次活动为洪山区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助力,探讨了赋能增效的方法,愿每一位心理健康老师都能博采众长,守正创新,开出教育教学的硕果!
撰稿:卢周
审核:蒋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