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粽子是八十年末的事情了,吃的是大黄米的粽子,是用苇叶包的,糸马莲草,中间来一颗大枣,三角形的。黄米用水七八天浸泡后,米质松软,粘性增强,煮熟后,剥开粽叶后,清香入鼻,黏牙粘唇,口舌生津。
结婚以后,家境好转,过端午节(一般称五月节)都包上十斤,二十米的粽子,除了自己过节吃外,还送给亲朋好友,粽子的主料由大黄米变成江米,薏米。
随着 市场 经济的发展,端午节的餐桌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棕子,粽叶有苇叶的,竹叶的,箸叶的,箬叶的。粽绳有马莲的,五彩线绳的,棉绳的,麻绳的。辅料变化最大,有红小豆、松子仁、核桃仁、果脯、蛋黄、鸡肉、鸭脯、咸肉、腊肉、火腿、虾仁、应季水果等。
棕子形状由三角形发展到四角形,长条形,锥子形。
有一种特殊形状的粽子,叫竹筒粽子,把新鲜的竹子按竹节锯成段,劈开后放入主辅料,用粽绳捆好,吃时增添了竹子特有的清香。
关于粽子记载始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春秋时祭祖食品,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角”指古代祭祀时的供品牛,粽子的形状象牛角,是牛的替代品。“黍”即五谷之一“稷”,是黄黏米。唐元稹诗《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这时主料便成粳米(糯米),糸粽子的绳为五彩绳。宋朝时有了“蜜饯粽”,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可见辅料丰富多样。
吃粽子习俗传说是纪念屈原的,南朝梁文学端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但粽子做为端五节的节庆食物,始于晋代,可见《续齐谐记》中记载还是有差异的。另外“粽子”谐音“中子”,希望多子多福。把粽子包成锥状,象笔形,取意“笔粽”谐音“必中”,大约希望考学之人高中的缘故吧。
苏东坡《浣溪沙》诗中写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带着赠送的粽子,轻解红线,白玉团团,流香满满,幸福年年。
2023年6月15日写于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