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 人文徽州—济南七贤中学韶华四班,四天研学之旅

张樱千
创建于2023-05-09
阅读 5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在哪里?

为什么去徽州?

去学什么?

怎么去?

  4月19日,济南七贤中学200多名学子在晨曦中乘坐高铁走进徽州,开启水墨丹青、人文徽州四天研学之旅。

高铁需要5个多小时,同学们在车厢内安静的看书、吃东西。研学不仅仅是学习新的知识点、开阔视野,也是对自己社会功德、团体意识的一次历练。我们听从老师的指挥,也越来越懂得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食不言、寝不语”、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一种社会功德及对别人的尊重。

  乘上高铁去徽州,一日越千里。车窗外的风景好美,如同一幅幅画卷舒展。进入徽州大地,稻田纵横交错,如诗如画。天气预告有雨,却没下雨,只堆积着淡淡的云彩,如一幅天空中画就的水墨丹青画辉映着大地,真的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徽州,我们来了!

00:29

本次徽州深度研学,融合四大美学主题(生活美学,建筑美学,自然美学,工艺美学),由研学导师引领:制墨、“歙”砚、勘察古村营造、装配徽派古建、调查乡野生态、徒步徽杭古道、沿袭非遗传承、学习徽州民谣、探访徽商精神……   在徽州,你信步走进一个地方,就会翻动一页历史;随处踩动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徽州的美,是一种抹不去的烙印,即便是百年流转,黄花粉枝如潮水般跌落更替,依然有一片土地原原本本的沿袭着古徽州的秀美景色、古建奇风、人文荟萃。

知行天下、探秘徽州,我们来了!

00:07

第一站,到徽州故里大酒店用餐,味蕾与视觉享受……

江南的花儿开的好美……

用餐的环境,每一处都透露出徽商的用心与细节,给人绝美的艺术享受……

好吃,徽州菜

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水墨丹青 人文徽州开营仪式,刘校长讲话!

01:58

李一睁同学代表发言

01:12

美美的饱餐后,同学们忍不住在这家浓郁徽商文化的会客厅内合影留念……

下午第一站:徽州雕刻博物馆

  徽派雕刻博物馆由徽州区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徽州竹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洪建华积极筹备并创建,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位于徽州区文峰路文峰世纪城,通过祖传、社会征集、艺术创作等途径,现收集整理唐代以来的文物及展品共1200件(套)。

        徽派雕刻博物馆是展示徽州雕刻精湛技艺的窗口和传承弘扬博大精深徽雕文化的载体。

  博物馆内陈设考究,一楼展厅除了展示宋、元、明、清至民国不同时期的徽州四雕展品,还以“竹、木、砖、石”四个元素的雕刻品为载体,分四个区域展示不同类型徽派雕刻的艺术魅力。在每一个类型区域,又精心以人偶模拟雕刻情景的方式,鲜活地再现了不同类型的徽雕艺术。二楼有现代雕刻大师艺术品珍藏,徽派雕刻研学体验活动等,让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参观者和研学者,都能全方位了解徽派雕刻的前世今生,感受质朴的工匠精神。

学生们看得如痴如醉,陶醉在艺术的殿堂里……

我要细细的欣赏你,把你刻进骨子里…

诗画徽州、雕刻技艺,每一处都是艺术的交融与碰撞;水墨徽州,文风昌盛,每一处都是艺术的本源和回归,我们深深深深陶醉……

学习竹雕技术,如何用刀?如何根据竹子纹理来雕刻?老师先让我们静心3分钟,这对我们是一种考验……

左手戴上手套,右手拿起小铲刀,同学们有模有样的雕刻起来,课堂上屏住呼吸,专注专注再专注,刮刀声、打磨声声声入耳……

每班一个代表分享竹雕课程,学生们感悟很深,他们的思路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 

  在众人面前突然脱稿说心得,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心得。会做还要会说,有思想还要能表达,脱稿演讲等都是我们需要日后好好锻炼的,多读书多写作,争取日积月累,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子!

01:05

晚餐也不错,还添加了水饺和面条,吃饱不想家,但我想好好学,回家把所见所闻所学都分享给爸妈……

  今晨醒来,在清新的徽州大地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雨过天晴,随手一拍,都是美景。去潜口民宿的路上,听了唐朝大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作为诗仙,他在徽州大地上留下了很多的作品,他为什么要来到徽州呢?他是被徽州的桃花、美酒、美景吸引来的。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被好吃好喝的款待,最后恋恋不舍离去时,留下了千古名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今天,我们继续“浓情古韵书皖南 ,妙笔丹青画徽州”。


        徽州,自古山灵水秀,俊才星驰,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印成趣, 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


       徽州,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文化的圣地,是明清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光辉代表,是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彩缩影。


       徽州,统治中国思想千年的程朱理    诗仙李白曾七上徽州宣城敬亭山,在那他又写下了那首流芳千古的诗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他看的是山吗?是那山上的人。只是,那人与他,终究是有缘无分,他可望不可及,所有情意化成了诗句——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李白留恋的朱颜是谁?是在那徽州宣城敬亭山上修炼的玉真公主,苦恋孤独的诗人把满腹爱恋给予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自此开始了10年的游历山河,才情万丈、放歌民间……学发轫于此。

乘车赴徽州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8年4月5日——5月5日,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在徽州岩寺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军部设立在金家大院,岩寺新四军军部遂成为新四军五处重要旧址之一。

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被他夫人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了的手稿: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元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

  听研学老师讲解新四军精心动魄舍己为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00:32

  举行隆重的礼拜新四军革命烈士的仪式,铭记革命先辈,珍惜和平、奋发学习!



00:41

敬献花圈

朗诵《少年中国说》

02:25

白粉墙 、青黛瓦 、马头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很多江南的建筑风格都是源于此。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徽州人为什么喜欢建筑这么高的墙呢?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事情。它形象地叙写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从商习俗,又简明地揭示了鼎盛徽商形成的本质。

  徽商很爱读书,他们有的白天经商,晚上读书。在路途中也是时时忘不了读书。发财后回家乡修建学校,做生意讲究诚信、义气,吃苦耐劳,有“骆驼精神”。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潜口民宅博物馆,潜口民宅又称“紫霞山庄”。整座山庄面积1.72万平方米,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各地的10座典型明代建筑集中一处,亭、桥、楼、阁、厅及内部陈设俱全,重现了明代山庄之风貌。



那翘起的飞檐斗拱,在默默诉说着久远的徽州故事……

徽州能工巧匠特别多,砖雕、木雕、竹雕等无不应用在建筑及日常生活中,他们在大山中就地取材,用勤劳的双手、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思想、智慧的心思,做出一座座民居,装扮着烟火气,为后人留下一栋栋建筑传奇。


       曾经有的原始的徽派老宅子可以值上亿元,前几年有些民间收藏家花巨资整栋买走,一砖一瓦都标注好,拆走后再到别处装起来……



留下历史、不断传承……

不走出校门,怎知天下之大?就如我手拿的一片树叶: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是啊,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再加阅人无数,未来的我们,一定会成为社会的顶梁柱!



 

  徽州温润的天气,令鹅卵石铺就的林荫路,长满了青苔,那么诗情画意……

  今天第三站:歙砚艺术博物馆。陈列有高档砚区展示、歙砚原材料展示区、藏品展示区,图片文字展示区,以及歙砚制作技艺传承活态展示区等。重要的藏品有《幽香清远砚》《古意山水砚》《山水舷坑水波金星砚——青铜古韵》《双龙回纹边日月砚》等,2009年,歙县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被黄山市文化委授予市级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传习基地。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文化人最爱,也是东方人的挚爱。这里的石头经年采伐,已慢慢稀缺而珍贵。亲手制作一个歙砚,雕刻上花鸟虫鱼等,写上自己的名字,又是人生的一件宝贝,必须珍藏!

晚餐吃了徽州特色菜,特别是臭鳜鱼,好吃!还听了徽州楹联课,了解了楹联的由来及盖章位置。徽州最著名的楹联之一:


             快乐每从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亏来

  徽州是一本厚重的书,徽州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内容广播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的特点。既有物质上的,比如徽州建筑、徽州美食、徽州三雕、文房四宝等,也有精神上的,如徽州方言、徽州戏剧、徽州民俗等,涉及经济、社会、教育、文学、艺术、工艺、建筑等诸学科,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今日第一站:徽州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家家户户门口楹联无不透露着这个地区的人文环境。漫步在古城街头,每一回头在某个街角的拐角处,就会让人惊喜起来:偶尔一个盆雕,偶尔一束花儿,偶尔一个小挂件,总能给人清新的小浪漫,自有格调,不俗不媚……

古城墙、古文字

徽州古城内的大学士牌坊非常有名。他是明朝的一位大学士,他曾经连续考了六次,最后才考中了。他非常有学问,最后成为太子的老师。这个牌坊在街中心矗立着。也告诉我们每一个学子: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只要肯吃苦,肯努力,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终于来到陶行知先生的故居,他被宋庆龄先生尊称为“万世师表”。

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人是孔子。今天走进了他的故居越加感受到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做出的贡献。他就像一个时代的指路明灯,站在我们中国近代发展的教育的前列,指引着中国的近代教育,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徽商为了更好地走出去,他们建造的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缓解了下大雨时新安江上洪水暴涨形成水涝灾害的危害。


         渔梁坝上游就是新安江,农夫山泉矿泉水水源取自如此。

下午去学得采茶




收获颇丰

认真学习炒茶师傅茶叶制作过程

00:31

下午学习泡茶技巧、学习茶礼仪、品红茶、绿茶,学茶叶知识。为中国独特茶文化自豪!

喝茶时,向老师敬礼……

00:09

  晨起,拉开窗帘,大雨倾盆,心想今天同学们要冒雨前行了。幸运的是,车行两个小时,到了景区雨停了,准备的雨鞋又成纪念品了……

今天参观的是本次徽州研学最后一站,全国最大的宣纸文化园,园区现由博物馆和宣纸技艺体验园组成。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宣纸的制作过程,在生产宣纸的各个流程中还一试身手,切实感受宣纸生产的过程和体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体验活动,同学们对“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宣纸制作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切实感受到宣纸为何能成为国之瑰宝,为祖国的传统文化而自豪。

制作宣纸的流程:


关于宣纸的起源,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期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有一个名叫孔丹的徒弟,在皖南以造纸为业。蔡伦去世后,孔丹用自己造的纸给师傅画了一幅画像,挂在墙上悼念。那时候,造纸所用的原料大多是麻,因此,造出的纸颜色不白,韧性也不佳,画像很快就泛黄并脱落了。孔丹心里很不好受,他下决心,一定要造出一张又白又有韧性的好纸给师傅画像,于是,他到处寻找新材料,不断地尝试,但总是不理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在山中砍柴,一抬头,猛然看见前边一片雪白,走近一看,原来是路边生长的青檀树枝掉进山间的溪水中,时间久了,树皮经过溪水浸泡、太阳曝晒,开始发白。他小心地把这些树皮捞出来,白色的树皮纤维一缕一缕的,还特别结实。这让他兴奋不已,这是多好的造纸材料呀!于是,他把这些青檀皮背回家,反复试验、不断修正,终于造出了柔韧细腻、洁白如玉的好纸,也就是宣纸。 


        为了纪念孔丹,宣纸中有一种高档纸叫“四尺丹”。当然,这仅仅是个美丽的传说,因为在东汉时,用于书写的载体包括帛、简、纸等,那时我国还处在造纸的初期,主要用麻造纸,不太可能用树皮造纸,经过几百年的优胜劣汰,才慢慢有了用树皮和竹子造的纸。 

好宣纸的意义:宣纸看似柔软,其实韧性很强。好的宣纸,可以千年不腐。古老、淡雅的宣纸不仅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最好的承载者,也迎合了中国文人崇尚含蓄、注重内涵的审美标准。

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宣纸博物馆的英文解说词



亲自体验怎么捞制一张属于有自己生肖的宣纸,感受千余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宣纸烘干后,成为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文化纪念,完成的作品高高兴兴带回家。

同学们每人过了一把“捞纸大师”的瘾

00:28

我们捞出的生肖宣纸被老艺人仔细包装好后每人带走,好珍贵的礼物……

到达高铁站,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

阅读 5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