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干仓,一直是陆离做中老期普洱茶的信条。今天陆离就来聊聊自己日常收茶验仓的全过程。
今天天气不错,开车前往茶仓
今天陆离收茶的地点比较远,位于东莞某镇边缘,临近郊区,目前整栋楼都被这位藏家朋友作为存放收藏品的地方,总存茶量在数百吨上下。
到了茶仓附近后,我先绕着这栋楼走了一圈,观察了一下整体环境,这里可能有茶友会感到疑惑,其实主要是看些细节。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茶仓位于整栋楼的哪一层?这一点主要是出自防潮考虑,如果不是专业仓,一般在二层及以上楼层存茶,相对更好。
这是因为东莞是沿海地区,地下室和一层的空气湿度比较大,在回南天等潮湿时节,地面可能会出现水汽凝成的积水,还有被雨水侵袭的风险。
而陆离今天来的这座茶仓,就位于整栋楼的二层,这层主要以生茶为主,小部分的熟普被隔开,单独放在角落的几个房间里。这点考虑到了生茶熟茶一起放会“串味”。
上面的楼层有的用来存茶,有的则用来放他多年来攒下的各种“宝贝”,另外这座楼其实都是他的资产之一,也不会有租金方面的顾虑。
观察完这些后,和朋友打声招呼,一同进入茶仓,我们就来到了今天的重头戏——进仓验货。
进门,深吸一口气,大致感受下仓内整体上有没有什么异味。
异味是普洱茶的天敌,一旦吸附上,很难再除去。而这座茶仓就做得非常到位,完全没有异味,反而是一进门就香气扑鼻,感觉整个人都被茶香味所包裹,非常怡人。
然后环顾下四周,主要看一下茶仓的两侧过道,该有的温湿度监控设备齐不齐全。除了最基础的温湿度计外,大型的除湿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图的这种大型抽湿机,这座茶仓里还有几台,能确保茶仓湿度不超出界限,东莞每年都有几个湿度比较大的月份,需要经常用到抽湿机。
早些时期的莞仓条件没这么好,一般用工业风扇除湿,不过不是对着茶叶吹,而是对着走廊和墙体吹,以增大仓库内的风道,使水汽尽快散去。
好在到现在,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茶仓都是物联网技术,像我的家庭仓放的智能除湿机,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查看湿度,方便又省心。
另外关于仓储这点还有一个误区,很多茶友都觉得干仓和湿仓极端对立,昆明仓和东莞仓存放的茶品,喝起来差别也很大等等。
但在陆离看来,很难以地域仓储的概念,去判定一款茶本质上的好坏。
最重要的还是“仓储自然,环境干净”,这里的“自然”,指的是没有人工催化陈放,而“干净”指的是温湿适宜。
存茶要注意的重点,是湿度、温度和异味,茶仓湿度在30%以下,会不利于茶叶的转化,而如果湿度超过80%,就会有发霉的风险。
也就是说,只要茶品本身是正品干仓,那这些地域上的区分等概念都是其次的,没有什么事情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辩证看待即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老话用在验茶上再合适不过了。
首先,可以先听藏家朋友介绍茶品的基础情况,这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这些茶的基本情况。
当然,也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分辨人证的对否,比如有些茶品年代久远,多次转手,藏家自己也记不太请了,如果是第一次打交道,更要防范人证失真。
其次,仓里的茶品与外界接触较少,香气内敛,为了让茶香尽量显现而不损坏包装,可以轻压整件竹篮(纸箱),让空气从里到外流动起来,确定整件茶的香气。
如果在验货时有发现霉味、湿味、仓味等杂味,一律为仓储环节不过关,如果一款茶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证,那品饮和收藏价值更是无从谈起。
看到这里,有茶友可能会感到疑问:这样简单闻下,就能确定茶品质量了吗?
当然不是的,为了保证广大茶友的品饮安全问题,陆离在用的是业界最常用,也是相对全面的六味鉴茶法。
这里的六味,是从香气、滋味、茶底、年份、仓储和品相,这6个不同方向去审查茶品的各个特点,可以保证不漏判中老期茶的每一个细节。
书柜一角,专注老茶+实践理论
年份这点,最重要的是真实,不管是生产茶厂,出厂年份,还是茶品包装等等,都需要真实确凿的,而不是赝品,或故意做旧的后期茶。
这次要收的是六大茶山于03年出品的班章野生茶,不仅书证,人证,物证,检验报告等俱全,而且还是少见的木箱包装,让人赞叹阮总的眼光超前。
不过,很多老茶的情况会比这次更加复杂,因为当年普洱茶还是大宗廉价农产品,而香港市场又是层层下压的头盘商制度,终端消费的需求很难传递给云南生产方。
这就造成大多数七子饼老茶的绵纸都没有注明名称和日期,要靠大票才能辨认,这也是紫天饼上盖章,陈国义管自己的7542叫八八青,以及诸多有记号茶品出现的原因。
这里陆离再举一个实际案例,帮助茶友们理解这点,朋友发来一款无法确定年份的7581,上有镭射标+侧面7581字样+内飞12中这三个特征点。
先翻阅工具书,再结合昆明茶厂90年代所有批次7581的包装点,最后观察裸砖色泽转化程度,和实际品饮感受,初步判断为90年代中后期产品。
大仓放出的中老期普洱茶,很多都是大宗成件(早期多为84饼,后期多为42饼),而验货时,经常会发现整提中首饼和尾饼的品相相对较差。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老茶会流通,搬运时造成的碰撞破损,就可能会留在棉纸上,而中间的饼茶因为有所缓冲,往往品相较好。
在品相上有个普遍原则:整饼绵纸要完整。残破面积大于五分之一,虫咬版面超过六分之一,就算超过了标准,需要再沟通协商。
很多茶友都知道,同一款老茶品相不同,定价也会有差异。总体来说,陆离今天要收的这些茶品,虽然部分有虫咬造成的破损,但总体品相极佳。
明确年份,验过品相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嗅香了,除了上面提到的感受整件大致香气外,六味鉴茶法用的的手法更加细致,也更能探明茶品的真实情况。
戴上手套,打开整提,取出单饼,分别去感受茶饼背窝处,正面,侧面的香气,判断上遵循每饼茶都要能隔着棉纸闻到茶香的原则。
香气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不过因为陈放年份,和仓储环境差异的影响,老茶的香气会有千丝万缕的差异,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论,以香气论“英雄”。
这里所说的滋味,主要指通过汤感,口感,体感,特点等方面,感受茶品在在自然状态下的转化效果,关键是不能有异味和杂味。
以验货为目的叶底审查,没有审评时那么严格,观察叶底的目的,也不是品测含芽率和活性,而是大致把握当年的用料特征、拼配方式、转化效果等情况。
叶底就像一盏走马灯,通过观察叶底,可以窥见这款茶从生产、制作、流通到品饮的冰山一角,这也是“读懂”一款老茶的重要媒介。
到这里,今天的收茶就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做得好的茶仓,就像品质高的老茶一样,都值得反复深挖,之后也会多带茶友们探仓验茶,增长见识。
另外,陆离之所以会深入一线茶仓淘货,是因为只有亲自去过,亲眼见到这些茶的仓储情况,向茶友们介绍时才有充足的底气。
陆离所收的每一款茶,正品干仓是不可触碰的底线,而除了进仓验茶外,收集人证,物证和书证,了解当时制茶背景,才算是为其验明正身。
这就是陆离这么多年做茶以来,一直坚守的底线——三证合一,正品干仓。
最后奉上一个福利——免费鉴定老茶。丰富的一线收茶经历,让陆离练就了一双鉴别老茶的火眼金睛,长期以来,陆离也在为全国各地茶友,鉴定真假普洱茶。
如果茶友对手上的藏茶没有把握,可以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找到我的联系方式。
陆离一定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心尽力地给到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