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课纪实

祝贺丰
创建于2023-06-09
阅读 2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汇报课教学纪实
实习学校:上饶第三中学
实习学科:历史
实习时间:2023年3月6日
实习指导老师:徐珂鑫
带队指导教师:毛奇芳
上课年纪班级:八(10)班
上课章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上课时间:2023年5月16日
是否公开课:是
5月16日下午,历史组实习生祝贺丰在八(10)班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的讲授,经过了几个月的听课和学习、训练。现在已经可以自然从容的完成一节新课的讲授。这节课的完成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上课的时候更加需要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学习的动力。
一、教学准备阶段
充分备课是上课前的必要的步骤,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之后学生给的反馈证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对于我来说,进行公开教学时,教学效果都比平时好,教态也更加的自然,原因并非上公开教学时,我的教学潜力提高了,而在于我备课比平时更加充分,课件和语言的表达都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1)准备课件和做教案
(图为实习生梳理教材)
(图为实习生备课教案)
(图为实习生制作教学课件的课件)
(2)磨课,反复调整课件与老师探讨
如何把控一节课的节奏?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热情?这对初为人师的我值得好好思考。要教好初中历史,首先要求自己对初中历史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我通过反复调整课件和与老师的探讨中来发现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成长。
(图为实习生与指导老师磨课)
(图为历史组集体备课)
二、教学实施阶段:上课
(1)课堂讲授
(图为实习生授课)
(2)师生互动
(图为课堂提问的环节)
(3)课堂答疑
(图为随堂答疑环节)
(4)精彩教学片段
(视频为提问环节)
00:08
(5)板书设计
(6)指导老师及实习生听课
(7)课后作业及批改
三、教学评价阶段:反馈、总结、反思
(1)实习老师的评价与指导
徐珂鑫老师:该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白、具体、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整节课的节奏把握的也很好,但是在课中解释万隆会议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解释不是很恰当,学生不太理解。在最后设置的题目问学生答案时引导他们思考,鼓励他们坚定自己的答案,这个做法是很好的,以后可以坚持使用。
(2)来自实习生的意见
王嘉康: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课堂结构完整,密度恰当。课堂开始的氛围比较活跃,同学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但是在课中的时候过于关注教学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需要继续改进,这样会更好了。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朱俊泽:该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言简意赅,引导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个是做的很好的。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连接词比较匮乏,口头语“然后”出现的太频繁了,感觉课堂就不是那么连贯,这个方面改进一下就更加完美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划分,采取了版块式教学方法,以两个篇章循序渐进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首先使用漫画和材料导入课堂,并借助大量文字材料充实课堂。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其次,采取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重点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紧扣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最后,结尾时补充周恩来总理外交成就的相关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周恩来总理对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五、记录教学,分享体会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我能够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伟大,他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作为一个实习老师,我们的付出可能很难得到同等的回报,所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放下救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但是我很想问一下实习的老师们,你们还记得你们想当老师的初心吗?你们也是因为某个老师给你留下了很大的帮助或是对你的人身轨迹产生重大的影响的,才会让你们觉得教师的伟大。所以希望大家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关照学生。
阅读 2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