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小学数学赵占国、丁雪艳、王珺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面积复习课》由王珺老师工作室成员张彦吉老师执教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张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花园种花”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激趣引入,大大推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然后通过分小组实现自主式整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编题、解题再交流汇报,这一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张老师在这节课里,很好的扮演了一位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编题——讲述”的过程系统地回顾了学习内容。整节课的数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的,在梳理解决问题题型的过程中,有效的进行了知识和方法的梳理。
第二节课《面积复习课》由赵占国老师工作室成员宋贵梅老师执教
宋贵梅老师通过创设富于童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入手,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理解,通过整理与复习,建构内化学生知识体系。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始终将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
第三节课《面积复习课》由丁雪艳老师工作室成员沈茂竹老师执教
沈茂竹老师从一张白纸开始,从“式”到“纸”,以逆向思维的视角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周长与面积的本质,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通过拆解算式在周长与面积中的内涵,帮助学生深度构建平面几何的意义。算式成为了教学素材,将学生引至另一个独特的视角,比起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能反推一个算式在固定情景中可以解决怎样的数学问题,才是真正把知识学明白了,会运用了。
课后郭旭琼、唐丽、陈媛媛三位老师就“如何组织高效复习课堂”进行团队分享交流。
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培英老师应邀莅临师大附小呈贡校区参加本次研讨活动,曹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析、指导,对三节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三节课都体现了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注重四基落实,结合学生实际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各有各的精彩。点评分析后曹老师为教师们带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反思性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
讲座从深度学习的背景入手,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进一步诠释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揭示本次讲座的主题“深度学习”及其目的是为了回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以及为了落实立德树人,凸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曹老师通过大量的的案例分享,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探寻,才能找到适合儿童的数学学习路径。曹老师特别强调: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投入,深入理解、建构、迁移的学习过程、状态和结果。深度学习:不是超标学习、不是超前学习、不是解难题;而是摒弃浮华,在知识的生成、获取上下功夫,是追求提升学科内涵的教学。
活动尾声赵占国老师代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室老师提出期许: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继续共学、共研、共享,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倾听,捕捉生成资源;以儿童的思维去揣摩孩子的心思,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即时点拨;以儿童的语言帮助学生表达,努力深入孩子心中,让课堂静下来、思维活起来。
赵占国老师特别强调学生的成长有赖于教师的成长。我们要顺应时代,以开放的心态,追踪教改前沿信息,因为教师的创新、发现问题与学生的创新、提出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必然,以教师的创新思维引领学生的发展,用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托举学生成长,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最后赵占国老师对年轻教师提出希望,我们要在青春飞扬的年华里,努力提升自己,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
相信在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在座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各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工作会更加卓有成效,必将成为青年教师茁壮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