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溺水莫大意
- 5月21日,广东河源,消防员外勤工作时,一小孩突然跑来求助,称有人溺水。消防员赶到后,发现河中一男孩正拼命挣扎,只露出头部,疑似体力不支。两名消防员立即下水救援,最后成功将孩子救回。
- 5月21日,四川邛崃市一男子在河边游玩时,发现河对岸有两名男孩落水,随即游过河,当他抓住第一个落水孩子时,发现其已经没有动静了,岸边又有一位中年女士上前帮忙把孩子接到岸上,他顺利将第二名落水孩子救起。
- 5月21日,重庆彭水县新田镇几个孩子在河沟边玩水、洗脚,一8岁男孩因鞋掉水里了,在捡鞋子时被水流冲走。5月24日,噩耗传来,小男孩找到了,但已没有生命体征。
牢记“四知”与“六不”
家长: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回。
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提醒:节假日家长监护到位是预防孩子溺水的最佳武器!学生离开校园,请家长们一定要承担起监护责任。孩子若要游泳,应在家长带领下,去正规的游泳馆并做到全程照看。家里由老人看护孩子的,一定要与老人做好沟通,不因为疼爱而放纵孩子出去玩耍,掌握好孩子的动向。
关于溺水,这些误区需警惕!
会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
❌ 不要因为孩子会游泳,就放松警惕。疲劳、抽筋、空腹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在河边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急流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 身边有人溺水时,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伸手去拉。但形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更多人落水,导致悲剧发生。
戴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 因高温、漂浮杂物等情况,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家长的时刻有效看护才是最好的保护!
01:18
孩子的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守护,在节假日更多的是需要广大家长,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责任,适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提示,做到有效看护。
我们呼吁: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