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变 奋然为之 静待花开 ——景谷县2023年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备考研讨会
天下之事,因循则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归有光
"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六月,有凤凰花开,也有金蝉树梢鸣;六月,有和风满上林,更有教育逐梦人。2023年6月9日,在语文教研员张老师的带领下,景谷县六年级语文教师相聚一起,共赴夏日六年级语文学科复习备考研讨会。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活动以老师们的复习课拉开帷幕。
听习作课,我们仰望星空。抓习作审题,我们脚踏大地。王老师的课堂围绕着"习作如何审题",优化了课堂的结构,以" 审题审什么 "、"审题怎么审"为抓手,提升了学生的习作审题能力,为学生写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体会到了习作审题的重要与有趣。听了王老师的课,我们无需仰望星空,因为我们已全然置身群星之中。
老子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语文句子改写"得一法"也会让教师和学生得清朗、丰盈。艾老师的《句子改写》课,针对各类型句子改写题,给学生指出相对应的"一法",在课堂实战中,让学生得"清朗"而致远。
"抓住语文的藤,守住语文的根。"毕老师在写景状物类的阅读理解课中,她以"阅读方法、答题技巧"为"藤",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练习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文本的阅读中守住理解的"根"。
如果把核心素养视为一座冰山模型的话,那露在水面上的看得见的部分是语言行为,而藏在水底下的更为巨大的部分是语言背后的情感、思维、审美和文化的部分。文言文的教学,是落实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在《伯牙鼓琴》一课中,郑老师以"古(鼓)琴"入手,引领学生分析文意、反复吟诵、引发想象,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体会伯牙与子期深厚的友谊。这是一堂匠心独具的语文课,更是一堂荡涤学生心灵的国学课。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活动以张老师的讲座深入主题。
"善除害者察其本"。张老师以"变则进"三个显赫的大字,进入今天的研讨会。他从第一次质量检测中"得分率情况、题目变化、学生答题情况"几个方面,指出老师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殷切地提出:第一,希望老师们把课本用实抓牢;第二,反思自己的指导方法;第三,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明辨之,以方向为灯,明道路而致远。张老师在当前背景的分析和文件的解读中,更进一步强调"变者,天道也。"当前局势求变,必变,那么老师们也必须奋然为之。
后期复习备考,张老师建议这么做:
抓牢课本不留死角
加强审题训练
做好变式训练
课程满满的一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此次六年级语文学科复习备考研讨会让老师们醍醐灌顶。伴着晚霞,随着落日,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此,谨以此文做结,更以此结为灯,惟愿此灯闪烁光芒,指引我们步履不停,照拂我们一路前行,一路生花。
关山难越 ,唯有前行。
倍道兼行,笃行不怠。
奋楫争先,决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