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秉持着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长他们的见识为目的,6月9日,和政县西关小学三年级组的同学们开展了“探索化石奥秘 · 弘扬黄河文化 · 加强地质科普”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刚走进博物馆的时候大家既激动又兴奋,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用求知的目光捕捉着这里的一切,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开始逐步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孩子们在展厅看到了陈列的历史文物,了解到了古代文明的发展,见证历史。
在解说员的介绍下,大家了解了古代文物出土的背景和来源,在听着工作人员讲解的同时,还时不时地与身边的小伙伴小声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
当年种种场景已随时间的流逝慢慢散去,但红色历史悠久。羊皮筏子当军船,10多万大军摆渡黄河的历史如今依旧广为传诵,并成为激励临夏人民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
博物馆里陈列其中的羊皮筏子、黄河水车等,作为黄河上最古老、最重要的工具,集中体现了黄河儿女的杰出智慧。
本馆以“黄河情·水电魂·中国梦”作为布展主题,以黄河为宏大的叙事背景,将黄河文化、黄河治理、黄河水电、黄河风光等内容精心编排,运用高科技展览手段,给观众以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洗礼。 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一座黄河文化博览馆,承载着不变的民族精神。黄河,塑造了中华儿女刚毅不屈的鲜明气质,而我们的拼搏与奋斗,亦将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馆内以临夏地质公园代表性的景点——丹霞赤壁等地貌奇观为设计元素,生动呈现了临夏历史文化和地质公园特色。同时还按照结构板块布局,展示大量矿石、动植物实物标本,采用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充分展现了临夏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景观资源,可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多彩的地质文化,感受生命的奇迹、历史的遗韵。
同学们参观了史前动物的巨大复原塑像,领略了多彩的地质科学文化和浓郁的自然段科学景观,他们边听边看边记,时不时好奇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整个研学实践过程,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科普、文化等多层面的教育课。
参观中,同学们仔细听,认真记,用心学,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孩子们走进彩陶馆,看展览、听讲解,零距离了解彩陶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地域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这些古迹、陶器等众多历史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向大家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聆听过去的故事中大家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开始了穿越之旅,他们沉醉于遥远的文明,也感叹着前人的聪慧。
八坊十三巷景区通过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表演、街头展示、业态活现等方式全面展示临夏花儿、砖雕、木雕、蛋雕、泥塑、雕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0多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孩子们叹为观止,切身感受到了八坊传统手艺文化,享受着别样的民俗文旅。
孩子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中认真倾听着八坊的来历,八坊民俗文化,了解着八坊的历史演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八坊十三巷的美,感受着八坊十三巷的魅力。
学中研,研中学。通过本次研学活动,解开了孩子们对博物馆的好奇和疑问,近距离感受古代文化和历史,惊叹祖先的智慧和汗水,传承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增加了知识储量,拓宽了视野,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保护文物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次研学之旅的收获化为学习的动力,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编辑:姚菊红
审核:石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