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 慧悦读】共沐书香,遇见美好——徐州市民富园小学承文书社六月教师阅读活动

民富
创建于2023-06-08
阅读 8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盛夏六月,花香迷人,书香醉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

6月7日,徐州市民富园小学承文书社在盛夏中开展了读书分享会。

陈乐老师分享了贲友林老师著作《寻变》,谈到读书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寻变”。她说自己的课堂自己辩护,就是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关照和思考,以自己的立场全方位地解读自己的实践,与自己展开真实的对话,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与迷茫。寻变是为了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是对自己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最后,陈老师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复习再生长、复习不玩花架子、复习不是炒冷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读书心得。

刘老师今天阅读分享,主要从十四五课题的课题概况、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和重点章节分享这四个方面进行的。在刘老师的课题中尝试研究亲子关系对厌学心理的影响。

在刘老师的分享中,向大家介绍了心理学作者陈忻所著的《整体养育》,陈忻老师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介绍了整体教育的道和术。刘老师根据课题需要,重点分享了本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着重分享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自关系。

黄新惠老师分享了《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讲述教育工作者的阅读成长,分享了书中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作为年轻教师要是想做好现在的本职工作,要广读书多质疑,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疑惑和困扰,都是值得去探索、去深究的课题。“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将读书与写作相结合,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对于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也可以像作者陈震老师一样,去记录、去寻找、去实践、去总结。

苏贞老师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文中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就要让学生的思维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导火线”,即要学生学得有趣。要想让学生学得有趣,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灵活的课堂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它还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获得出乎意料的最佳的教学效果。

知识在交流中逐渐丰富,思维在沟通中不断碰撞。老师在分享的同时,参会的其他老师也认真聆听。读书启人心智,积淀学养,张兴佳老师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张兴佳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并提到身为教师,我们要真正去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的内心需要,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对不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粗化“标准线”,内向性格的孩子本身就对自己标准高、要求严,孩子是细线条,教师就要“粗线条”一点。


在教师们分享了读书心得后,孙艳主任勉励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坚持阅读,不断思考,在读书中不断丰盈自己的思想。并以朱永新老师的一首诗作为今天的结束: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

拍摄:魏玉

编辑:申瑞源

审核:孙艳

阅读 8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