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季及上学期间,
多地警方接到家长的报警,
称自己在孩子的“家长群”被骗了
“家长群”也不安全了吗?
骗子是怎么混进群的?
面对花招百出的骗局,
该如何见招拆招?
化身“老师”,收取费用!!!
开学后,班级家长群开始活跃起来,这时便有诈骗分子将头像和昵称更换成在校老师来加入家长群,添加群内好友,利用老师上课的时间差,仿冒老师发布收取学费、班费、教材费等费用的通知,诱使家长扫码付款或向指定账户转账。
案例回顾
徐先生报警称:孩子的家长群里,有“老师”发了一个订阅教材的信息,要求缴纳费用,还附一个收款二维码,徐先生没多想,就扫码支付了468元,结果不久之后,班主任出来证明发消息的并非本人,徐先生这才发现被骗了,而已经被骗的,还不止他一人。
防骗提醒——老师篇
1.为防范骗子潜入群内,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群的群成员身份进行再次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2.学校老师要加强联络群管理。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
3.提醒学生们,不要轻易对外泄露相关信息。目前多起案发都是学生沉迷网络,被骗子以各种理由骗取班级群二维码。这一点,学校、家长都应提醒到学生,加强学校、家庭、个人相关隐私信息的保护;
4. 同时,要求群成员谨慎发言,不乱发、乱点链接,不轻易向无关人员转发其中的重要文件通知等等。
防骗提醒——学生和家长篇
1.要分辨信息的真假。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家长还可以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不要急于转账、汇款,避免被骗。
2.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
3.家长、学生不要随意对他人公布班级群信息,不要轻易拉人入群。若发现有新加入的人员,可提醒班主任核实对方身份;
4.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