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史终有爱:发现身边的老物件"

星星🥦
创建于2023-06-07
阅读 33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信阳市羊山中学八年级历史教研组举办了以“历久弥新,史终有爱:发现身边的老物件”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实地走访老家,或访谈长辈亲人,寻找生活中的老物件,并结合历史学科里的时代背景,讲述老物件与家人之间的故事。


    (一)从一件件老物件中,看到时代的变迁

      钟表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八(11)班何诗妍同学在奶奶家找到了一件80年代老式的石英钟,这件中西文化融合的振荡挂钟,一直是奶奶最喜欢的物件。八(13)班的熊蔓林同学收集的民国木钟是自己的先祖留下的嫁妆,难能可贵的是蔓林同学能挖掘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原来这件木钟是当时抵制日货浪潮的产物。这些老钟表虽然现在已被电子表取代,但它不仅记录了家人们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

      一个老物件,一件看似简单的家庭物品,却是有效触发学生家国情怀的一条路径、一个触发点,曾经承载着几代人的努力、喜悦甚至于痛苦。一本日记,一个饮水瓷缸,记录了一代代中国的热血儿女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英雄事迹,这份纪念留存至今,将一份份爱国热忱传递给下一代。

      记得小时候,趁着家里人出门,坐在那台老旧的缝纫机旁,像模像样的拿着小手绢缝来缝去,缝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个啥。

       那时候的钱很珍贵,从粮票到人民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那时候,一分钱可以买好多东西。此外,有心的学生们还找到了古币、元 宝、铜元、银元等各个历史阶段的货币。

  很多同学将作品交过来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地对老师们说一定要保护好,仔细一看,原来他们将货币实物交过来了。这次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让孩子们及时把这些实物货币带回家,交给家长妥善保管,因为这是他们家庭的记忆。错落有序地排列加上用心的介绍,让这些纸币、铜钱瞬间鲜活了起来。

      艰苦的岁月,也有一颗爱美的心。八(31)班的潘紫嫣同学收集的发簪是她太姥姥出嫁时的饰品,她观察的很仔细,上面还有很多点缀,物件虽小,却是太姥姥最爱的饰品,一直留带至今。八(14)班艾奕君同学收集的长命锁和银元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传到她这辈已历4世。八(33)班孙聃熙同学收集的一尊佛像,据他说这尊佛像是他父亲年轻创业的纪念品,他说这尊佛像既是父亲成功的标志,也教会他敢于创新,勇于拼搏。这些当年的小饰品,在今天仍在记录家族变迁的历史,继续教育着后来人。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最可爱的人”、“最勤劳的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百废待兴,在走向社会主义的路上,一代代勤劳的中国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八(8)班王一凡找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社员证,据她说这都是在老家箱底找到的。八(12)班胡文浩同学收集的勋章和证书,是他曾祖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的荣誉,如今被他寻得,证书上的一字一句,在介绍曾祖父光荣事迹的同时,成为一页页生动的教科书。

        从有线电话到无线手机,话筒两边是爱在交流。八(29)班闵思颖同学从父辈那收集的翻盖式按键手机,它的电池竟然是单独分开的,对比今天的智能手机,可以看出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心灵手巧的八(27)班齐乐涵手绘的旋转式电话是改革开放前人们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径,如今爱仍在传递,只是方式不一样了。

(二)勇做老物件的守护人、宣讲人

        从活动初期学生“我家好像没有老物件”的反应,到“我家这样的老物件还有好多,我能多带些来吗?”,从被动参与到活动产生溢出效应,学生们作为老物件的守护人、宣讲人,真情涌动,感染着他人,情感教育像涟漪一样层层荡漾开去。

     令人感动的是,很多学生在利用假期时间回到了老家,在长辈的帮助下,找到了尘封已久的老物件,在长辈的介绍下,孩子们知道了他们的来处、用途,更知道了父辈不易的过去。随后,他们立刻记录下来自己的所看所想,通过各种方式跟指导老师分享。其实,很多物件连在场的老师都没见过,真是长了见识。

      在分享的过程中,一些勇敢的孩子开始拿起手中的老物件,站在镜头前,记录下这一时刻。他们的表现得很自信,表达得很清晰。一件件老物件在他们手中是一件件实物史料,他们的解说似乎在诉说国家和家族的某一段历史。

00:52
00:46

       经过时间淘洗,一件件老物件在它被赋予时代意义的那一刻,被与之相关的人们在某一历史瞬间,构建起与亲人、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体感。这使得老物件不再被无视,而是显得珍贵无比,熠熠生辉。许许多多的老物件,原来都静静地躺在家中某一角落。学生寻找到的与其说是老物件,不如说是父祖的青春年华和成长记忆,是家族的生活史和奋斗史,同时也是七十多年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发展史。

    (三)从爱家到爱国,一条培养家国情怀的新路

       动员学生找物件、忆家史,在课堂上述说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评选出班级中最具代表性的老物件,在学校范围内展出获选老物件,老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当收集者,活动的策划者和布置人。

     老师站在一旁,虚心指导,热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分享。每一份分享都是学生们的珍宝,当空白的展板被布满时,扑面而来都是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温度。

       到了奖项颁发仪式的现场,大家都非常开心,到处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感谢学校和级部为孩子们准备了凉饮和书,这礼物送到心坎里去了。

        很多同学悄悄告诉我说“老师,这本书我都期待好久了”“老师,蜜雪冰城真解渴”,在合照留念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喊“历史真有趣”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00:06
00:10
00:10

      

       作品展出引来了各年级同学的兴趣,他们指着展板上的作品议论纷纷,有的同学很激动的说这些东西他家也有。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有幸采访到一位学生,她正兴致勃勃地跟自己的同学介绍展板上的老物件。我们交谈了一会儿,她说他老家有很多类似的老物件,下次可以分享给同学们。

01:22

        看到展示出的老物件吸引很多同学的围观,参与的师生都非常激动,这次活动通过‘老物件’这一微观视角让学生感知历史,见证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通过这次主题活动,我们明显感受到学生对历史的喜欢指数在飙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高度激发,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历史核心素养都在大幅提升。学生带来的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古董,但却是一个家族的记忆,爱的传承。凝结着家族的过往,凝聚着家风的传承,也涵养着学生的家国情怀。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们正在行动。

阅读 33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