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诗韵醉琅琊》(3)

千堆雪
创建于2023-06-07
阅读 3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琅琊山五绝之二(水)》(连载)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非常符合归隐林泉之士大夫的心灵向往。任何名山,若无水,则枯燥乏味,失了灵气。琅琊山,山势舒缓,植被葱茏,一年四季林荫滴翠、泉流不息。山因水而显得鲜活水灵。文人们形容琅琊山的泉水是“地涌葡萄翠浪来”。正是这淙淙泉水给琅琊山带来了生机、赋予了灵性。


根据资料记载,琅琊山有名的泉水有20多处,但随着历史变迁与周边植被的破坏,许多泉眼已淤塞断流,现存的只有让泉、濯缨泉、紫薇泉了。琅琊山几乎每一个泉池,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更重要的是,这些叮咚的泉水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使得大量的咏泉诗句得以传诵至今。


《醉翁亭记》写道:山行六七里,渐渐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让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注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相传欧阳修当年非常喜爱这让泉水。醉翁亭建成后,欧阳修每次上山,都要在亭中歇脚饮茶。他见老百姓总是喝泉水,便向一位老人打听究竟,老人告诉他:“老百姓没有钱,也没有工夫去喝热茶,喝这泉水既方便,又清凉。”欧阳修听了不胜感慨,随即叫侍从给他舀上一盏。欧阳修接过泉水一饮而尽,连声称赞:“甘哉!美哉!”此后,欧阳修便把饮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的时候,也用泉水招待,此为“与民同味”。


其实琅琊之水,不阔不急,既无宽阔的水面,也无湍急的瀑流。那么最能代表琅琊山水之特色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除了泉以外,不能不提琅琊山的涧溪。琅琊之溪,以“幽”闻名,以“声”引人入胜。我初略翻阅了一下,历代文人墨客中,吟诵琅琊之溪的至少有几十位,仅《琅琊溪》这一同题诗就有十几篇,最著名的有梅荛臣的:“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潭清鸟呼人渡时,鸟惊人语来还散”;曾巩的:“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旌旆影悠悠。即应要地无人见,可忍闲时不出游?”孙孟的:“琅琊流出山中溪,夹岸桃花山鸟啼。幽人拄杖穿花去,错认武陵归路迷。” 我们从这些诗句中,不仅能领略琅琊的山水之胜,更能体会到琅琊山涧谷溪流之幽。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说:“可忍闲时不出游?”足见琅琊之溪的迷人魅力。


我理解:大凡溪流都与涧谷相伴而生,无山无涧无谷即无溪。文化人都知道韦应物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七绝《滁州西涧》。韦应物在滁州做了两年的刺史,他在此留下了30多首诗作,其中涉及到溪涧的就有10篇,可见这位山水诗大家对琅琊山涧溪的痴迷。韦应物在他的诗中写到的“溪涧”、“碧涧”、“急涧”、“涧瀑”、“野渡”等,后人分析考证,其实都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地方,而是琅琊山溪涧的泛指。那么“借问溪涧何处是?”答案只有:“请到韦公心里寻~!”


我多次来琅琊,每次总是带着寻访古人,并踏着故人足迹而来。脑海里时时闪烁着历代圣贤精美的诗句,总希望能亲身体验一下与古人同样的山水意境。琅琊山的溪流,让我体验到了。“夜静山响春泉鸣”,“把酒终日听溪声”,只要你有灵感,你也能听出琅琊山溪流泉鸣的深情与幽趣。这份恬适与感受,你不身临其境,永远也体会不出那份“身在虚无外,泉鸣山水间”的超然与洒脱。

阅读 3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