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 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Kathylee
创建于2023-06-07
阅读 3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注重引导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与结果,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相长。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为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于2023年5月23日举行深圳市小学英语“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暨深圳市司雅琳名师工作室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英语教研员王琳珊老师,以及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司雅琳老师应邀莅临现场。

      本次教学研讨会的活动主题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三节展示课例以沪教版牛津6BM3U8 Reading signs为教学内容,在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下,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介绍及制作标识,学会运用不同句型来描述生活中的标识,培养规则意识,解决生活问题。

       许晓妮老师以The path of stones的故事为主线,进行了第一课时A small sign, a big help的授课。开课时许老师巧妙地通过游戏导入,问题激趣,带领学生在图片环游和直观感受中整体感知文本,并通过视频、图片、录音等线索串联故事,体验人物情感,实现多样表达。一听,二问,三读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深入思考,连接生活,挖掘标志的意义,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足铺垫。

       在第二课时的课例Reading signs中,刘越老师利用自然标志进行旧知激活,并创设情景,围绕公共场所的标志展开教学。在新知呈现环节,由who, where, what三大问题带领学生细致解读文本,而后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适时延伸思考维度。在拓展提升部分,刘老师精心设计了微课教学,以不同城市的地铁标志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感知图标的设计思路,也为第三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柯盈莹老师以Different signs, better life为主题,在复习旧知环节进行作业反馈和多维评价,立足校园标志,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其次通过视听结合呈现新知,在语言操练环节加入生动的情境转换,进行难点突破和方法指引。在综合语用部分,学生为公共场所设计标志,并使用框架语言展示宣讲。本课立足标志的表达要素,提升学生对文化内涵的认知,并树立文化自信。

       在三节精彩的展示课后,王琳珊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超越学科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专家讲座及课例点评,她对本次教研活动表示了高度认可,肯定了龙外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高位引领,就课例展示的教学评价、师生互动等环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细致指导。

        随后,司雅琳老师倾情带来《基于单元整体的区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化策略》专家讲座。司老师深耕小学英语教学,致力于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专业的教研指导,成果累累,由她提出的教、学、评、作“四位一体”的绿色生态型区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化策略,对龙岗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智慧学习提供了工具性的支持,积极推动了龙岗区教育均衡绿色生态化发展。

      本次课例展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基于大单元设计,实现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教学原则,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实现三者的相互促进,树立整体育人观念,发挥协同育人功能,让素养导向的学习在每天的课堂中真正发生。教学研讨之路漫漫,道阻且长,一点一滴的积累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遇见美好,点亮未来。

阅读 3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