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光芒 榜样的力量

汉中市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3-06-07
阅读 20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汉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陕西省候选人事迹宣传展播(一)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心存善意,

坚守信念,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人心,

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道德需要引领,榜样就在身边。为传播好人故事、弘扬文明风尚,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榜样引领作用,形成学习、崇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汉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开展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陕西省候选人事迹宣传展播活动。


助人为乐

     常向阳--陕西--西安市

“爱心妈妈”无偿为患病困难儿童搭建温馨“家园”

      常向阳,女,1971年8月生,陕西西安慈善心羽家园创始人。常向阳投身公益事业30余年,自筹资金建立西安慈善心羽家园,为患有疾病的困难儿童免费提供了一个家。常向阳曾获陕西好人、“三秦善星”、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等荣誉。

      搭建爱心家园 为家庭困难患儿带去希望

      2017年,在一次公益活动结束后,常向阳在儿童医院楼道里看到一位大娘打着地铺睡觉,身旁的碗里还放着两个馒头。她上前询问情况,大娘说:“孩子病了,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借来的钱也都用完了,所以能省就省点。”也正是这次偶然的对话,让常向阳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为这些在西安治病的困难患儿家庭提供一个家,一个分文不收的家。

      常向阳忽略的是,西安市儿童医院位于西安市重要商圈附近,寸土寸金,要想提供一个能够同时容纳多个患儿家庭的住处,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常向阳个人出资租下了位于西安市莲湖区西门里安定广场一套200平米的房子,与儿童医院仅隔一条马路,为在西安治疗的大病困难患儿建起了一个治疗期间免费吃住的家。

       走进这个“家”,整洁明亮的大房子里,设置了读书角、休息区、衣物间、开放式大厨房。冬有暖气,夏有空调,24小时有热水,米面油、肉蛋奶等食品也是免费提供。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家庭先后入住心羽家园,这些孩子大多患胆道闭锁、脑瘫、肿瘤等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年龄最小的只有1个多月,最大的也不过14岁。在心羽家园,重病患儿的家长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时,会给“家”里的所有人做饭。有条件打零工的家长,也会在下班后主动承担其他家务。孩子之间像兄弟姐妹,家长们也在彼此温暖、相互鼓励之下,有了更多面对困境的勇气。心羽家园里温暖的不只是一餐一饭,亦是困境中的爱心与守候、勉励与互助。一套普通的出租屋,承载了无数个家庭的希望。

       6年来,这个“家”帮扶了1200余名孩子康复返乡,间接受益者达数万人之多。心羽志愿服务队也从刚开始的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人。其中针对患儿家庭开设的“小白课堂”、医患交流会、家长“板凳会”等传播知识、疏导心理的活动帮助了很多人。常向阳和志愿者的暖心服务如同一盏黑夜中的“小橘灯”,点亮了大家心中的希望。入住的家长和孩子都管这里叫“家”,孩子们都喊常向阳“常妈妈”。

        多方筹集善款 救助患儿重获新生

      来自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的小雨(化名)妈妈说,她的女儿今年8岁了,孩子出生的时候因缺氧导致脑瘫,小时候在医院做康复治疗,但这病不好治,治疗费用又特别高,对于她们这种困难家庭来说负担太重了。再加上小雨爷爷患病,奶奶眼睛不好,家中只有丈夫一人打工根本无法维持,没办法只能停了小雨的康复,还欠了不少账。2022年,心羽家园的一个志愿者团队下乡帮扶,村干部给他们说了小雨家的情况。后来,小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住进了心羽家园,常向阳不但为她们提供生活帮助,还帮她找医生、筹集治疗费用。经过1年多的康复训练,小雨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已经能自己走路了。

       家住富平的王晓娟是心羽家园的“常客”了,2岁的儿子小航(化名)身上穿的就是志愿者们捐来的衣服。“4个半月时,儿子黄疸严重,连流的眼泪都是黄的,全身浮肿,不吃不喝。”王晓娟说,由于缺乏医疗常识,家人差点放弃救治。心羽家园的常向阳大姐得知这一情况后,专程赶到他们村里了解情况,并帮忙联系了天津的一家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本来看到希望的一家人又一次陷入了危机当中,常向阳一方面继续给他们打气,另一方面积极奔走筹集医疗费用,最终在两个爱心基金的共同帮助下,小航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

       常向阳和志愿者们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公益的热心,用坚毅的臂膀承担起了无数个困难家庭的希望,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其实我就是看不得人间疾苦。趁自己还有能力时,多帮助几个孩子,多圆满几个家庭,特别知足!”常向阳说。公益也许就是这样,无论在何时何地,总以一股看似微弱却永不熄灭的光亮温暖着世界。

 敬业奉献

黄丽丽--陕西--咸阳市

林学教授40年以田为家潜心科研 只为科技兴教服务三农

       黄丽丽,女,1961年4月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40年来,黄丽丽潜心于苹果、猕猴桃等重大病害的致灾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不断破解难题、服务农民增收。她创建的苹果树腐烂病“冬病夏治”防控新技术体系和猕猴桃溃疡病“三位一体”绿色防控新技术体系覆盖全国70%果区,平均防效85%,引领了果树病害防控研究方向。黄丽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从教以来,黄丽丽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她先后承担省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黄丽丽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负责: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平台、资源和机会。来自新疆的学生亚森说:“我基础不是很好,做实验很费力,黄老师从载玻片的清洗到病害样本的制作,再到显微镜下的观察,一步一步示范,手把手地教会了我。”

       尽管教龄很长,经验十足,但每一堂课黄丽丽都会像上新课一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充实地教授植物病害及防控知识。她把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国家粮食安全和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布局、国家和民生需求相结合,以病虫害特点、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等作为教学切入点,综合应用多媒体、标本、现场示范观摩等手段开展教学,使艰深晦涩的课程变得有特色有亮点有吸引力。

     创新植物病害防控技术体系 科技兴教 服务三农

       苹果是黄土高原农业的优势主导作物。2000年以来,黄丽丽带领团队针对苹果树腐烂病枝干枯死、落叶落果、毁园绝收等老大难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全面系统揭示了病菌传播、侵染、致害的规律,并设计出“减—阻—抗”三道关键技术防线,创建了苹果园重大病害防控新技术体系,破解了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防控技术难题。果农王某某说:“黄老师解决了我们果农的老大难问题。我们以前只能对病菌‘作案’后的现场进行‘打扫’,治而无防,现在可以提前阻‘敌’于家门之外,有治更有防。”2016—2018年,黄丽丽带头推广的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923万亩,挽回产量174.7万吨,累计为果农增收节支94.5亿元。

 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不断蔓延流行,造成花腐和枝干流脓,树死绝产。针对这一问题,黄丽丽带领团队研发出花前花后,采果后、落叶前喷药防控病害流行的“两前两后”应急技术,创建了“测报预警—保健诱抗—精准预防”三位一体的绿色防控新技术体系。这种改“被动治”为“主动防”的绿色防控技术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

       面对农民的急难愁盼,她总是有求必应。2018年5月,湖南湘西自治州猕猴桃溃疡病发作,县委书记着急地给黄丽丽打电话求助。她立刻赶到湘西,不顾小雨泥泞就上了山,着急地想去农民地里看看。结果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悬空了,幸亏同行的人手疾眼快,抓住了她的一只脚,把她拉了上来。2023年春节前夕,大多数身在异乡的人们已经陆续回家过年了,她还背着行囊,带着团队行走在广西山区的农田里,服务群众。

       据统计,近3年,黄丽丽推广的防治技术在猕猴桃产区推广应用309万亩,增收节支33.09亿元。她还利用培训会、现场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开展果树重大病害防控技术培训,科技服务惠农累计超过300万人次。为了让更多的果农受益,近2年,黄丽丽应邀做起了直播。2022年3月,她在陕西广播电台开展苹果树腐烂病防控讲座,两天的播放量就超过20万次。

诚实守信

王乐--陕西--宝鸡市

“95后”小伙替父偿还25年前债款 5张老账单彰显诚信之光

       王乐,男,1997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八鱼镇淡家村村民。面对无意中发现的家庭遗债,王乐毫无迟疑,坚持父债子还,千方百计找到28名债主,还上了这笔25年前的债务。王乐曾获“陕西好人”等荣誉。

       5张老账单彰显诚信本色

       2022年2月2日,大年初二,按照西府风俗,又到了闺女们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宝鸡高新区八鱼镇淡家村潘菊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女儿女婿回来了,小儿子王乐帮衬着忙前忙后,张罗了一桌好饭菜,全家老小其乐融融。待到收拾杯盘,老人却收了笑容,颤巍巍地拿出5张泛黄的纸递给儿女,指了指墙上亡夫王栓强的遗像说道:“年前我打扫屋子,在旮旯里寻到了这几张老账单,都是你们父亲1997年拉下的债,28个人8000多块哩,咋办?”儿女们轮流拿着账单,细细看起来。王乐斩钉截铁地向母亲承诺:“没啥说的,父债子还,我还!”

       1997年夏,宝鸡县(今陈仓区)县功镇212省道改建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之中,王乐的父亲王栓强在这里包下一小段工程。那一年,王栓强带着几十个当地人,吃在工地上,住在帐篷里,起早贪黑地干活。“一天12块,伙食费2块,和老王说好了,干一天开10块钱工钱。”当年同王栓强一同上工的姚某宝回忆,“老王人不错,也能下苦,但工地上伤了人,他还是把这活干赔了。”更让王栓强没想到的是,工程结束了,工程款却迟迟不到位,他缠来磨去,只讨到了30%的工程款。农民工们聚在一起对账,发现王栓强足足欠下姚家崖村和宋家山村28人8000多元的工钱。这在当年,可着实不是一笔小钱。老王不是不想还账,而是真没能力还账。姚老清楚地记得,他们几个讨债人结伴来到王栓强家时,看到他家土墙老瓦青苔斑驳,屋墙缝隙招风透光,“那光景,没法说!”

       欠的债是根无头刺,藏在肉里扎死人。为了还债,王栓强打零工、做小生意,成了村里公认的勤快人。然而,老天爷似乎仍在考验他还债的恒心。2011年,王栓强的老伴潘菊萍身患重病,连续做了两次大手术,存折归零,东拼西凑,留住了老伴的命,却留不住多年的积蓄。2015年,老王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的帮扶,让这家人日子逐渐有了起色。谁知2018年王栓强又突然查出身患癌症,才56岁的他瘦成了一把骨头。临终前,王栓强把老伴、儿女叫到床前交代道:“县功镇那边,我还拉着债哩,得还……”

      替父还债守诚信

      王栓强去世了,他的儿子王乐也长成了小伙子,这家人踏实肯干,也在2019年摘掉了贫困户的“穷帽”。王乐曾远赴西藏当兵,“诚信”二字,对于王乐来说,是一种信仰、一种骨气、一种尊严。然而,这些年王乐却一直没法实现父亲的遗愿,原因很简单,“县功镇大了,欠谁家的,不欠谁家的,没法知道!”

 王乐退伍后,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件事,直到母亲潘菊萍拿出那5张老账单。“父亲的债,天经地义该我来还。”王乐决定用退伍费来帮亡故的父亲还上这笔25年前的债。2022年2月12日下午,王乐和家人到银行兑换好零钱后,一家人驱车来到了县功镇。在宋家山村(如今已合并至县功镇陈家咀村),王乐一家在村中逢人就问,终于找到了账单上的14个人,很顺利地把钱还给了他们,只有一个曾居住在宋家山村的甘肃人李某,他们久寻不见,只能先赶往姚家崖村。

       天色将黑,在姚家崖村路边,王乐下车询问一位路人。“叔,你好,我打听个村里人。”王乐说道。“找谁,有啥事?”路人问道。“我是来还钱的,从八鱼镇来。”王乐回答道。“八鱼镇,得是姓王?”路人疑惑地问道。这位路人正是当年随王乐父亲一起干活的农民工彭某某。说清来由,王乐拿出那5张发黄的老账单,“叔,我还得在咱村找到这几个人……”泛黄的账单上,记录得清清楚楚——“姚某宝264.4元;姚某成86.8元;姚岁某234.9元……”

       在彭某某的帮助下,王乐一家在姚家崖村找到了账单上的13个债主。王乐双手递上欠款的同时,都会深鞠一躬:“拖欠长,愧歉了!”25年过去了,这些债主如今大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一天,他们高兴极了。时年66岁的姚某成看着王乐笑道:“哈,你就是我当年上门讨债时,那个怀里抱着的月龄娃娃?来了就在家吃饭,喝两盅!”75岁的姚某宝握着王乐的手说:“娃娃,25年了,诚信比金子都金贵哩!”

       元宵节那天,王乐专程去祭奠父亲。擦拭墓碑后,他侧坐下来,和父亲说起心里话:“爸,那笔25年前的老账,你别挂心了,就剩甘肃人李老的债了,咱家欠他189.2元,县功的乡亲们也帮忙留心着呢!一有消息,我就去还上……”

孝老爱亲

闫爱民--陕西--商洛市

村妇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病重的公公、婆婆和丈夫 用行动诠释孝心真谛

       闫爱民,女,1959年10月生,陕西省洛南县古城镇何村东组人。闫爱民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生病的婆婆和植物人丈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心、爱心的真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闫爱民曾荣获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

       柔弱肩膀挑重担

       今年64岁的闫爱民家中原有10口人。早些年,丈夫、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照顾公公、婆婆和4个年幼孙子的重担就落在了闫爱民的肩上。她持家有道、勤劳能干,让这个困难家庭逐年好了起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婆婆被诊断为食道癌晚期,婆婆不愿拖累家里,多次想放弃治疗。但闫爱民坚持带婆婆到西安看病,尽最大努力让婆婆安享晚年。2002年,闫爱民的丈夫在一次拉沙石过程中不幸遭遇车祸,胸部受到挤压,胰脾、肾脏损伤,肠膜根部血肿,先后转至市级、省级医院救治,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命运的重担又再一次向闫爱民压来,她四处借钱坚持给丈夫治疗,经过多年的精心照顾,丈夫的病情逐渐好转。

  生活磨难接踵至

       自婆婆生病、丈夫发生意外后,闫爱民既要服侍重病的婆婆和丈夫,照顾4个孙子,又要操心地里的农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饭菜,给家人穿衣洗漱,给婆婆和丈夫喂饭喂菜,送孙子们上学,之后又匆匆去地里干农活。每天照顾一家老小、打理家务,闫爱民经常要忙到深夜才能睡下,辛勤操劳直至婆婆去世。

      2005年,年迈的公公患脑萎缩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此时原本病情好转的丈夫又突患脑梗,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闫爱民辗转到县城、西安为丈夫和公公看病。住院期间,丈夫又被查出直肠癌。面对家庭接连发生的变故,闫爱民依然拖着病体咬牙坚持,一如既往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和丈夫。

      不灭孝老爱亲心

       2013年,丈夫的脑梗病情愈发严重,多次治疗无效,彻底成了植物人。就这样,家里西边的屋子躺着植物人丈夫,东边屋子睡着脑萎缩瘫痪的公公,两个人的日常起居完全要靠闫爱民一个人料理。闫爱民每天给他们翻身按摩、擦洗身体、换洗被褥、打扫房间。每日三餐总是先给公公、丈夫喂饭,等到她自己吃时,饭常常已经凉了。这样日复一日的照顾,一直延续到2021年1月丈夫去世。

       93岁的公公脑萎缩病情依旧,每天闫爱民早起晚睡悉心照顾老人。为了让93岁的公公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康复,每逢天气晴朗时,闫爱民都会用轮椅把公公推到屋外晒太阳。怕公公卧床长褥疮,她每天坚持给老人换洗衣物。2022年1月,闫爱民的儿子何亚军突患淋巴肿瘤,让这个原本负债累累的家庭再一次遭受沉重的打击。即便如此,闫爱民依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持着这个大家庭,怀着对生活的期盼继续坚持着。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必须牢记领袖嘱托、勇担青春使命,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勤学善思、克勤克俭,多积跬步、致高致远,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在读万卷书中积淀学识、增长才干,在行万里路上沉淀经历、洗尽铅华。

 文明是一束光,道德是一盏灯。好人精神是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大力弘扬“中国好人”精神,用奋斗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图\文:王智

审核:德育少先队

阅读 20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