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数学组2月、3月开展了以下活动。
2月28日
练老师执教的《笔算除法》一课,这节课是笔算乘法起始课,学生初次接触列竖式计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算理上都是新事物,因此,不太容易理解。练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各环节安排紧凑,学生学得扎实、练得有效。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效果很好。
3月8日
谭森昆老师执教的《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谭老师本节课全课的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平均分粽和包含分粽子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重分法的多样化、通过表格呈现,渗透函数思想。
3月2日
组学组全体老师在龙魏琳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第一次读书了活动,研讨了新课标下“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和教学实施的建议和案例分析”。龙老师还给全组的老师作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专题的微讲座。
3月15日
学校承办了万州区小学数学“夯实组本教研,促进专业提升”主题研训会。本部数学组龙魏琳老师、夏英老师、幸属霞老师、魏敏老师、阎娟老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刘超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3月22日
秦玉萍老师执教的《比大小》一课,本节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大小,如比较42和37的大小,学生就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看表格,越排在后面的数越大。
(2)利用计数器,直观地看。
(3)利用数的组成来看。
原本呆板的数字符号,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学数学,使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都得到提高。
注重细节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月22日
李关明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解决问题》,老师通过穿珠子的活动,让学生用圈和数的组成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最后让学生5颗穿一串开放式设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穿珠子的活动,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和落实新课程改革,优化落实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4月3日、4月4日六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常规教学教研活动,由蒋兴玉老师、谭明清老师、龚佑平老师分别展示一节研讨课。
蒋兴玉老师执教的《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整节课上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了用比例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突出模型建立;深研了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维本质,重视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掌握学习重难点,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谭明清老师执教《用正比例解决问题》这节课注重联系生活,习旧引新,为本节的教学重点作了很好铺垫。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谭老师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正比例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代数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龚佑平老师执教的《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龚老师先组织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先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了明确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整个课堂重视呈现真实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抽象和建模过程,促进基础知识的建构。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4月20日、21日两天五年级数学组开展了课堂展示活动。
4月20日
王飞老师执教的《通分》,老师一是通过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二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三是同分子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每个教学环节既注重教学过程,又关注教学结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月21日
郝矫莺老师执教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本节课采用课前预习、课堂检测、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讲评等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课上,通过个人检测、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点评、总结等。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整个课堂在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探索的活跃气氛中进行的。特别是在小组点评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但学会本节课应该掌握知识,还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对易错点辨析。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我教人人,人人教我”乐趣的同时,还使学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教育。
4月21日
幸海蓉老师执教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老师上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自主、高效的特色。有效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数感。老师关注算理、关注过程,促进理解,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汇报、说练结合等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高效率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整节课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邓芳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和课前预习测量的三角形内角和,引出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都是180度,根据猜想—实践—验证—利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交流、展示汇报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邓老师这堂课不但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杨帆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老师通过求断尺的长度引入新课,让学生大胆尝试小数的加减的计算,分析总结与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再让学生写出小数加减的不同情况来研究小数加减的算理,从而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秦兴帅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本节课体现了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阎娟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视力这一情境,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注重统计学习的现实意义,让数据传递育人作用。教师带领学生经历自主尝试——小组交流——汇报讨论——获得经验,这样一个循序渐进、深入探究的过程,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更加深刻、到位,他们的数据分析意识也必将进一步增强。
夏英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首先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安澜谷旅客人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统计在生活中的的广泛应用。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运用简化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自主探究出“点”和“线”的作用,体会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教师提出预测和决策的观点,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在此学习过程中,每个个体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充分给予学生学与思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