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区小学科学第二教研联盟
在科学教学中,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实验离不开可供操作的材料,材料的选择是上好一堂实验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更好地选择实验材料,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阿城区小学科学第二教研联盟将《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应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研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2023年6月5日下午,在哈尔滨市金河小学校开展了教研联盟内本学期第一次集中教研,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员杨甲男老师带领20余名科学教师参与本次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以第二联盟教研组长杨森老师的一节《热在水中的传递》拉开帷幕,课上杨森老师利用“开水”养鱼作为聚焦导入,使学生们被眼前的现象所吸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带着好奇开始对“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这一问题开始了有趣的实验探究。
“开水”养鱼
实验环节,杨老师结合本次教研的主题对实验材料及实验器材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安排,利用“高锰酸钾”代替书中推荐的“感温粉末”,解决了实验材料不易获取和成本较高的问题,用“热对流演示器”操作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材料的更换和实验器材的加入,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学生在水中添加高锰酸钾
热对流演示器
杨森老师对学生悉心指导
课例展示后,杨森老师为参会教师准备20余种实验材料供大家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其中包括高锰酸钾、感温粉末、食品添加剂、水粉颜料等。老师们亲身体验感受每种实验材料在实验效果的呈现和实验操作方面的优缺点,从而选出最适合本节课的实验材料。
教师研讨精彩发言
教师研讨精彩发言
体验结束后,老师们对于现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在交流和研讨中大家对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教研员指导总结
最后杨甲男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科学教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时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一、突出直观性,方便学生观察
科学教材上有现成的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许多教师常常照着清单漫无目的地随意选择材料。可事实上课堂的实验效果往往并不好。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审视与设计每一件材料,选出学生容易理解直观性强的实验材料,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二、突出典型性,彰显科学原理
实验材料并不是信手拈来就可以使用的,教师应当精选最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典型性材料,增强实验效果。在选择时要做到“少而精”,切记“多而烂”。防止学生过多关注无关的现象,而对真正要探究的活动失去兴趣。
三、突出生活性,引导日常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科学课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实验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对周围的事物,对事物有新的认识。还可以破除科学的神秘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突出趣味性,培养探究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好玩是儿童的天性,看到有趣好玩的东西他们更是爱不释手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材料能够增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五、突出开放性,开拓学生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选择具有开放性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放飞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在课前应尽量多地预设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实验材料的选择,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合适的材料,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本次活动记录
教师下水实验
教师观察感温粉末
杨森老师向大家介绍各种实验材料
杨甲男老师对新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