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阳武城隍庙

创建于2023-06-07
阅读 937

作者      罗道明

逝去的阳武城隍庙

旧阳武县城原有一座城隍庙,坐落于城内大北街北门(迎恩门) 内西侧,坐北朝南,南临博浪沙街,背靠城墙,主要建筑有山门 (又叫沙门)、影壁、戏楼、前殿、大殿、老王殿和钟鼓楼等。它是阳武县城仅次于县衙和文庙的宏大建筑群。其旧址就位于现在县城老博大超市及潮衣裤所在地。

“城”是指城墙,“隍”是指护城河。古代人们“垒土成墙”建城以护人,建隍以护城形成一套完整的城池,是县城的主要防护屏障。古人认为城隍有灵性,是城市百姓的保护者,遂逐步将城隍作为“剪凶除恶、护国保邦”守护城池的神来崇拜。城隍庙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大型建筑物,主要用来祭祀城隍神又叫城隍爷,他伴随着城隍信仰的产生与发展而发展,所以城隍信仰在古人信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汉民族民间和道教中的重要神祗之一,期望它守护好城池,护佑百姓平安。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从上至京师,下到府、州、县,但凡有城池的地方,就一定有城隍庙,以方便祭祀。到明朝初年,城隍信仰正式成为国家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并下诏全国各府、州、县皆修建城隍庙,由此城隍庙成为中国古代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拥有的祭祀类建筑。都、府、州、县官是治理地方百姓的官员,而城隍神是阴司的地方官员,其职能与现实中的都、府、州、县官员相对应,负责守护城池,掌管世人生死祸福、奖善罚恶以及消灾避祸。

阳武县城隍庙座落在夯土台上,正对城隍庙大街,北高南低,沿山门拾阶而上,逐级上升,将建筑布局于不同的标高上。首先是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式建筑,门口正上方一扁上书“城隍庙”三个大字,门有一口大土井,井口中间横放一石条,可方便庙内僧众和附近群众用水(该井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填平),山门内左右各立一座枣红色泥塑大马,均由一马夫牵着。步入正门第一进院正对应的是背南面北的一座大戏楼,戏楼的背面(南面)是城隍庙的影壁,系砖雕照壁,内嵌有几个大字,内容已失传。戏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其他三面领空,北面两侧各有观戏楼(耳房) 五间,可容纳百人。该戏楼主要作用是为了娱神,在城隍的诞日、三巡会期间唱戏给神看,后来又成为娱人的主要活动场地。

沿着戏楼向北是城隍庙的二门,门口立有一对高大的石狮子,二门内正对面是正殿,为城隍庙的主体建筑,属单檐歇山式全木结构建筑,东西五楹,进深三间,殿内正中居后有高大威武的城隍塑像,两边各塑八名阴差,包括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城隍塑像前摆有几案、烛台、香鼎、功德箱和拜垫。大殿是祭祀城隍的主要场所,殿广而深,阴森可怕。

殿外建有东西庑,分别供奉有十殿阎罗,其塑像神态各异,但都是怒目狰狞、张牙舞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让人身临其境不寒而栗。

正殿外两侧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建于清朝初期),正所谓“晨钟暮鼓”,用之于节昏晓、告作息。钟、鼓栖于楼上一左一右,取高而听远,声音低沉,可萦绕全城。它与城隍神在阴间的身份相符。

从大殿的两侧可通往后院,在大殿的正后方是老王殿,主要供奉城隍父母双亲。城隍庙的东部分别建有“轩辕殿、观音殿、老爷殿、财神殿、雷神殿、三婆殿、三星殿”和供庙内管事,道士居住的陪房。

据明朝嘉靖六年(1527),阳武县志载:“阳武县城隍庙,开创无考”,“邑人王吴、李孔章……等人同心殚力、不协而齐、誓不私一物,各捐已费及募富民好礼者,图维新立于是遐输负,与合鸟集。遂拓地建基,市材鸠工,起正殿、两廊、中门、外门、殿五楹、廊百二十楹、门六楹,皆雕梁绘壁,崇檐峻阿,殿貌神像”.........“肇弘治午岁,王成秋而成”“其规模大阔,祠宇森严,金碧辉煌,足耸观瞻”。从而可以看出来,阳武城隍庙始建年代很早,早到明嘉靖年间都考证不出来,只是规模较小罢了。阳武城内士子、百姓自明弘历十一年(1498)开始动工,到弘治十五(1502) 年秋,历时五年对城隍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先后建成了正殿、两廊、山门、中门、连廊等建筑物,使庙宇规模空前。进士吴文实为此事深受感动,便“移书抵京,求为记”,朝廷敕旨一道,并对参建的八人予以褒奖。明弘治年间将朝廷敕旨(皇帝诏书) 勒石在庙前,清朝顺治年间姜光印重修城隍庙并增建钟鼓二楼。康熙四十八年重修过大殿。

款旨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帝王受天明命,行政教于天下,必有生圣之端,受命之符。此天不言之妙,而人见闻所及之者也。神司淑愿 (te)为天降祥,亦必受天之命,所谓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天神人心其致一也。朕君四方,虽明智弗类,代天理物,实罄于衷,思虑天命,此神所鉴,而简在帝心者。君道之大,惟典神天有其举之,承事惟谨。阳武县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之崇于神者则然,神受于天者,盖不可知也。兹以临御之初,与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眷此县邑,灵祗所司,宜封曰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显,则威灵不著,佑则福泽溥施,此固神之德,而亦天之命,司于我民,鉴于邑政,享兹祀典,悠悠无疆。主者施行。

城隍爷的诞日是七月十四日,每年的这一时期县城都要在此举办庙会,唱大戏,民间游艺表演纷呈,路上行人塞道,城内香客云集,摩肩接踵,市声喧耳。城隍庙在历史上曾荟萃过阳武百姓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渗透过阳武本地丰富多彩

的民俗风情;浓缩着中原地区纯朴善良的乡土气息。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阳武城隍庙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屹立于县城数百年,也算有过辉煌的一页。清末民初,国力衰弱、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城隍庙日渐凋敝,到解放前仅剩一个道士苦苦维持、虚度光阴。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借教育为名在此举办过“皇民训练班”,灌输侵略者文化思想,奴化国人。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8月,国民政府依托城隍庙举办了“中山镇国民中心学校”(即:北街中心小学的前身);解放后,城隍庙大殿及东部各庙尚存,新生的人民政权将学校更名为“阳武城中心完小”,后来中共原阳县委机关于1962年迁此办公。文革期间仅存的大殿在1970年拆除。阳武城隍庙就此消失于人们的历史记忆之中。

阅读 9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