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好正是扬帆时 同心共筑教育梦”——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青岛站)济南坊组参训纪实(一)

茉莉🚀
创建于2023-06-06
阅读 9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风吹麦浪芒种时,麦香深处有希望。6月5日正值芒种时节,山东省初中美术学科特级教师工作坊教学研讨暨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在美丽的青岛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岛银海学校承办。

       青岛银海学校坐落在乳山湾畔,是岛城首所全海景学校。刘晓云校长饱含热情致辞,通过“引导力”理念引申到教师培训和学校管理,如何带领全校师生如何通过引导力中创造的绘画形式去表达,绘画和讲话解读绘画,教师之间的交流体现出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体现,让我们看到一个面朝大海、风景如画、未来可期的银海学校。

       青岛教育局刁丽霞主任也对本次活动提出了要求和期许,通过美术工作坊这种形式,提高全省美术教育工作水平。

        中央美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路昊教授做了题为 《西方古典绘画鉴赏—理想与现实》的专题讲座。讲座就古典主义、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比对和鉴赏,为与会教师带来一场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视觉盛宴。

        山东师范大学李民教授的讲座诙谐幽默,轻松自然,朴实中见真谛,细腻之处呈现独特的视角和大的格局,干货满满,李教授从课题选题入手,从如何选题、到选题应具备的5个关键点,再到文献检索与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方法与实践、通过实例进行详细指导,指出了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教科研成果写作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学术视野狭窄、选题创新性不足、学习理论匮乏、研究设计不合理。对课题的概念、课题的来源、选题的技巧、课题研究内容、研究过程、文献综述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使老师们懂得了课题来自于问题,解决了老师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为开展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李民教授同时呼吁我们做具有专业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的新时代教师。

        山东省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开始以《新课标 新美育—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为题的专家报告,从“新美育、新课标、新课标下的美育教学”四个层面,强调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通过对“美育的解读、新课标的分析及优秀课例分享”等方式为下一步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新课标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青岛市臧旭东老师代表青岛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魏世建老师向来自全省各地工作坊的同仁汇报了青岛市近年来开展的教科研工作,详细介绍了青岛市“大美育观”为统领下的“走研”的教研模式,进行探索“1+3”教师美术素养发展渠道,以及优化美术课程体系,体现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加强学段衔接,高位引领。青岛市的精准教科研体系,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启发和借鉴经验!

        青岛银海学校李慧慧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校教师培训、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美育成果及蓬勃发展,作为一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践行“蔚蓝教育”课程哲学,秉承“让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让与会老师领略到一所高素质、高效率、高品质的银海学校!

         正如省教科院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希望的那样,特级教师工作坊是一粒种子,将来会走向系列活动,面向更广大的美术教师群体,通过高端专家的引领,名师示范作用,做出品牌做出经验,引发大家更加深入思考和探索。

阅读 9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