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悠悠    心向往之    ——记  1912班六一实践活动

1912班张珺然妈妈
2023-06-06
阅读 7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样一个“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美好时节,迎来了六一儿童节,为了给1912班的同学们过一个特别的六一,家委和班主任朱老师组织了班级实践活动——“湘丰茶园茶文化深入体验”,让同学们有机会在茶园自己动手开展采茶、制茶、茶道、手工创意一系列活动,亲身体验茶业工作者的辛劳和技艺,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六一的清早,同学们坐上大巴车,一路欢歌笑语地来到茶园。


清晨的茶园,刚刚飘洒过小雨,入眼便是盎然的绿意,分外清新。

在茶园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戴上竹笠、挎上竹篓,化身为一个个采茶人。采茶是采摘茶树上新发出来的嫩芽叶,茶园老师告诉同学们用手掐采茶树上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细嫩的芽叶,采摘时要使芽叶完整,不要紧捏、紧压,将采摘后的鲜叶放置在随身的竹篓里。同学们有三五人一组谈笑间采摘的,有两人默默相伴采摘的,也有独自埋头在茶丛中采摘的,一只只小手在一垅垅茶丛间寻找细嫩的芽叶,轻轻捏住然后上提,指间、鼻头都是嫩绿茶叶的清香。

在一处茶丛采摘完,同学们就顺着茶垅转移至下一处茶丛,累了就伸伸胳膊伸伸腿,看看茶篓里自己的劳动所得,有的会心有骄傲“我摘了好多啦”,有的却略有沮丧“我的才一点点,你帮我采一点吧”,这个间隙里也会发现茶丛间有小精灵在跳跃,“我看到好大一只蜘蛛啊”、“啊,它跳过来了,是一只蚱蜢”,当然也难免被蚊子咬上几口,一边挠着痒痒一边继续采摘。

茶园老师和同学们将这来之不易的一芽一叶都摊晾在竹筛上,同学们细心地筛选芽叶,老师戴上手套、加热大铁锅、准备古法手工制茶。待铁锅温度升高,同学们将竹筛里的青叶倒入锅内,只见老师两手有规律地翻飞,青叶随之起起落落。老师一边翻炒一边讲解,这是绿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杀青”,使用的是炒青法,为了去除茶叶的青气、散发香气,使茶叶失水变软,终止茶叶发酵。香气慢慢炒出来弥漫在每个人的鼻间,同学们感叹“好香啊,好好闻”。接下来老师又教同学们对初炒的茶叶进行揉捻,将一团茶叶放在手心按顺时针方向揉捻10圈,就像揉面团一样,然后轻轻抖开,这样重复操作之后再进行复炒杀青。

在各种劳作的不知不觉间,一上午的时光如水流逝,此时餐厅里饭菜飘香,就等着同学们开餐了。同学们充分发挥了1912班在学校勇夺光盘冠军的优良传统,吃得饱饱的,也不浪费剩下的粮食打包带走。

同学们再回到大厅时,老师傅的古法手工制茶基本完成,绿茶在炒锅内散发着悠悠清香,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着纸杯放入一小撮茶叶去冲泡了一杯热热的绿茶,茶烫还没喝一个个都在说“真香啊肯定好喝”。

下午,同学们来到茶博馆的茶道课堂,茶道老师为同学们讲解茶的起源、茶叶的分类和特征,带领同学们学习茶艺和茶礼。

老师说,最早尝到茶的是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我国六大茶类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其中属于不发酵的是绿茶,湖南没有的茶类是乌龙茶。老师又介绍了泡茶用到的茶具,边讲解边示范冲泡绿茶、红茶,以及其中要讲究的礼仪——敬茶礼、叩指礼。

在老师行云流水般茶艺带来的美好仪式感中,同学们陶醉地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发出一声声欣赏和赞叹;他们带着真诚的笑意双手托茶把茶端给客人;他们在主人敬茶时热情地回报以叩指礼……

老师还教同学们如何自制奶茶——红茶泡浓一点,凉至70℃时加入全脂牛奶,根据自己口味加入方糖,这样就是一杯美味又健康的自制奶茶了。

接下来的活动是同学们用茶树树叶和轻泥进行创意制作,同学们发挥奇思妙想,各显神通,神作比比皆是。最后,同学们还收获了茶园赠送的伴手礼和今天自己动手采摘、参与制作的绿茶,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茶之经典,取于自然,成于匠心。”大自然中茶树上的青叶,经过勤劳的双手采摘,再用传统古法手工制作,依茶道冲泡品茗,这是一个劳累、缓慢、细致、用心的过程,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同学们完整地经历和体验到这一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在这一杯茶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同学们,他们对茶、对茶文化抱有天然的亲近和兴趣,在老师的分享中学到更多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和从自己的动手中体会到更多茶文化的乐趣,我们相信茶文化会在同学们身上延续传承。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文字:张珺然妈妈

照片:谭斌妈妈、张珺然妈妈

编辑:张珺然妈妈

审核:朱卿老师

阅读 7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