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暨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非遗传承基地

美术教研组
创建于2023-06-05
阅读 7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为创新美育教育方式,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更好地亲近、热爱、传承优秀传统艺术,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福州市仓山区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暨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非遗传承基地活动于2023年6月2日在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明礼校区美术教室开展。分别由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黄愉茜老师带来的《活字印刷》项目化学习课程和仓山区第九中心小学陈心如老师带来的《灯彩辉映》,带领学生奔赴一场与非遗文化的“约会”,领略传统文化带来的“中国式浪漫”!最后,由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陈巧铃老师分享关于《开展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 激发学生高阶思维》讲座。

  第一节课由黄愉茜老师执教的《活字印刷》,在本课时之前对学生进行了2个课时的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自行组成学习小组,确定组长、组名,讨论制定好团队画像以及小组的分工方式。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项目伊始,小组填写KWH表。接着运用旋转木马式的头脑风暴组间互相答疑纠错,指出解决办法的不足之处,并且让学生搜集资料、体验实践。

        课上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各小组代表汇报项目计划、组间互相评选提出改进建议、进行产品制作、自评互评。

        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传承和延续,那应该如何传承呢?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黄老师在课堂的最后用同学们辩论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把我们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结合现代审美,展现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重焕活力,传承和创新一样重要。

  第二节课,陈心如老师执教三年级《灯彩辉映》她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花灯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感受其中美好的寓意,欣赏传统花灯,以鱼灯为例探究鱼灯的造型特点和综合材料的运用,并设计制作鱼灯。学生感受花灯赋予的文化内涵与趣味,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争做非遗文化传承人。

  最后是陈巧铃老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分享:

        首先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的界定;项目化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不同;项目化学习有不同的层级;设计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六个关键点:

        1.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

        2.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

        3.项目化学习是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

        4.项目化学习是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5.明确学习成果及公开方式;

        6.设计覆盖全程的评价;

        陈巧铃老师建议在项目结束后也可以设计一个出项活动,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反思与迁移,简要回顾项目中学习到的内容,项目学习的意义,以及项目对自己带来的变化与如何突破自身问题。设计项目化学习时可参考的步骤,每一次的项目结束后老师也需要全面复盘,不断修正才能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

  研讨的过程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积累,相信由本次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引发的对课堂教学深层次的思考,一定会给今后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撰稿:黄愉茜

                                             图片:美术组

                                             审核:石秀容

阅读 7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