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27前组机械师,后组呼叫!”
那个带领我在武广高铁开通首日值乘的兄弟,已经离开我们三周了。我职业生涯的骄傲,恐将成为一生悲伤的回忆。
把你墓碑的照片正了又正,也难匹你正直的一生。
(一)
他出生在黑龙江畔,寒冷的气候磨练了他坚毅的个性,无暇的白雪哺育了他清正的本色,辽阔的黑土地培养了他豁达的品格。
他的父母都是北大荒农垦人,成长在农场连队的经历,让他从小就受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熏陶,竟成为了他短暂而辉煌生命的底色。
从他朋友圈封面茫茫雪原的图片中,能看出他对家乡的怀念。
与朋友闲谈时,他常常讲起东北农场的生活,艰难竭蹶的岁月,在他风趣的语言中,显得那么生动而有趣。
十年寒窗,他成长为家中的骄傲。
步入社会,他投入到毕生的事业。
(二)
他本姓燕,熟悉的人都叫他“老菜”,而他的微信名字以“小菜”自称,他把自己看的很轻。
想写点东西纪念一下逝去的兄弟。
向他爱人询问燕智杰生前有什么爱好。
她告诉我:“他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工作。”
我想这也是他身边的人共同的感受。
在他投身动车事业的初期,我与他是亲密同事,又是租住很近的邻居。
他对工作的热情属实让我琢磨不透。
动车组高级修开通早期,他在车间负责生产计划安排,为了确保任务完成,他总是陪着加班的职工完成了任务,他才放心走出库房,再去对明天的任务进行优化和发布。
回家时,往往夜已深。只有通宵营业的麦当劳里一大包油炸食品,才能让他放下一天的紧张心情。
早期车间生产往往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他为工作着想,多次坚持己见被领导批评。我当时都有点为他担心,好在领导慧眼识英,很快把他提拔为车间副主任,他也从此走上了为心爱的动车事业担当奉献的新阶段。
(三)
燕智杰参加工作,是在那个把“牺牲一代人,实现大跨越”当作口号来喊的时期,他也是带着这份激情,从西南交大毕业,投身到动车事业中。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代动车人激情燃烧的感染,让他一步步坚定了投身动车事业的信念。
由于不同的职业选择,我后来离开了动车一线。
从那以后,我每次见他,都要承受他“鄙视”的神情。在他的眼里,动车事业大有可为,建功立业才是男人应该做的事情,我的工作“没意思”。
面对工作懈怠,自由散漫的青年职工,他曾经拍案而起:“大家都是男人,做事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男人就应该奋勇担当,就应该有所作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燕智杰在从事动车事业的十余年间,担任过地勤机械师、随车机械师、车间专职、车间副主任、安全科副科长、技术科副科长、职教科科长、武汉动车所所所长、襄阳动车所所长。
一步一个脚印,用奋斗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着自己的动车梦。
(四)
搞过动车的人都知道,动车运用所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动车所长的岗位更是责任风险一肩挑,很多“能人”都避之不及。
襄阳动车所作为武汉局新成立的第一个异地动车所,风险和挑战不言而喻,领导出于对燕智杰工作表现的认可和能力的信任,将首任动车所长的重担交给了他。
接到任命时,他没有半点退缩,而是带着“大丈夫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的豪情欣然赴任。
一干就是三年。
三年中,他吃住在所里,从工作安排到生产盯控,从技术改造到故障处理,从治安防疫到地方关系,从人员稳定到职工生活,。。。
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实现了新动车所的安全开通,确保了新高铁线路的稳定运营。
在襄阳动车所期间,他给自己制定的时间表,从早8点的生产交班开始,一直到凌晨1点的生产现场作业盯控,充实而忙碌。既有日常工作的安排和检查,也有重点任务的盯控和处置,还有职工问题的关心和协调。
他用个人的工作热情,感染着整个动车所每一个人,原本刺头的职工成了生产骨干,原本平庸的干部得到了快速成长。
三年如一日,回武汉休假的机会,他优先安排别人;有机会调回武汉了,他优先考虑别人。同批去的搭档和下属都陆续轮岗回武汉了,他便以更大的热情担当着守护动车安全的责任。
作为动车所里每天睡的最晚,坚持最久的干部,他的电话早就成了襄阳动车所不变的热线。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只要电话一响,他马上就会进入到工作状态。偶尔回家陪妻儿的时光,也总是被电话占去大半。
然而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他从没有因为工作辛苦有过一句怨言。
因为他知道,他的正能量是维持动车所工作稳定的需要,他的积极态度是女儿最好的榜样。
(五)
“我来!”是燕智杰的一句口头禅,再配上他招牌式的摆手。
这就是“老菜”
他所任职过的车间及科室,无一不是动车安全生产相关的关键部门,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风险高,考核多,人员繁杂。当面临困难局面时,往往是他爽快的一句“我来!”,让困难迎刃而解。
在工作遇到急难风险任务时,他的一句“我来!”,是对动车事业的高度负责;
在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需要分劈落实时,他的一句“我来!”,是对肩上担子的奋勇担当;
同事甚至下属家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的一句“我来!”,是对他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同事聚餐搞团建付款时,作为车间科室负责人,他的一句:“我来!”,是发自内心的清正廉洁。
在襄阳担任所长期间,为了缓解异地职工的思乡情绪,他常常自掏腰包组织团建活动,工资卡上没钱了,他就用信用卡支付。
他的爱人在墓碑前哭诉:“你的信用卡账单,我已经已经替你还上了。你没告诉我为什么要透支信用卡,我生你的气。但我原谅你,我知道你是花在心爱的事业上。”
在这一句句“我来!”背后,没有人知道他承受着怎样的重担。
家人也是在他离去以后,才知道他曾在襄阳动车所工作期间,夜间盯控时出现过心梗症状,胸闷气短、满身大汗。然而坚持工作的强大意志,让他扛住了病痛,稍微休息症状缓解后,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六)
燕智杰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
终于在去年底,组织安排他调回了武汉,并提拔为副段长。
回到了妻儿身边,工作也迈上了新的平台,未来充满了憧憬。
然而寥寥数月,还没有兑现答应女儿的礼物,没有兑现承诺爱人的旅行。
在全国欢庆劳动人民节日时刻,他没能等到天明。
就像他喜欢用苞米碴子味粤语哼唱的《光辉岁月》那样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七)
记两次偶遇
1.燕智杰在武汉动车所担任所长期间,一次在体检中心偶遇刚下夜班赶来体检的他。
我问他:“近来血压控制的怎么样?”
他乐呵呵说:“刚刚新换了一款进口降压药,效果好得很,上夜班也能控制住。对于体检结果,几乎不用担心。”
2.去年底,他来武汉办理调转提拔的前期手续,我们在公交车上偶遇。
我向他表示祝贺,劝他抓紧学个驾照,再把职称给评上去。
他说天冷了,回家拿些厚衣服就要回襄阳,那边还有一堆工作等着他去处理,年度总结还没定稿,上级检查的资料还要整理。
由于带领职工搞团建打羽毛球,他扭伤了腿。
看着他蹒跚远去的背影,不成想竟是永别。
呜呼哀哉!故人已逝。
片文记之,了表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