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遇见非遗—呼图壁县第三中学剪纸活动纪实

燕儿
创建于2023-06-05
阅读 30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树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意识,6月4日上午,我校特邀呼图壁县非遗剪纸传承人王宏中老师走进校园,展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之精华,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剪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丰富资源。

  王宏中老师是一名退休教师,原雀儿沟镇机关小学担任校长,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担任校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2000年退休后借家族的文化遗传,结合本人的美术基础,对剪纸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15年10月起聘任为呼图壁县第三中学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

       此次活动,王宏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的悠久历史,现场传授了剪纸方法和技巧,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前期创作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系列作品,并耐心地讲解了每一幅作品的内涵、寓意。当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都被这剪纸艺术的魅力所震撼,不禁赞叹连连。

  内学办主任马世超老师参加活动

  随后,王老师讲解了近期创作的9幅《大美新疆》的系列作品。新疆的民俗风情、大美风光和百姓的幸福生活,都是很好的创作题材。用一把剪刀、一张纸,一幅幅剪纸作品表达着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在王宏中老师和呼图壁县高层次人才非遗剪纸工作室主持人李江燕老师指导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剪纸制作与创作过程。大家聚精会神地琢磨着,尝试着,画纸折叠翻转,剪刀起起落落。很快一张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作品便诞生在大家的面前。

  一张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一份匠心,剪出玲珑世界。“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拉近了学生和传统艺术的距离,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江燕老师讲解和同学们一起创作的剪纸作品《祝福美丽的家乡春城呼图壁》。

  活动中颁发了在县团委“青春心向党·翰墨绘百年”书画摄影展中,剪纸作品优秀奖。

  此项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心灵手巧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其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相信同学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让“非遗”“活”起来,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美篇制作:李江燕

                      审核:罗文杰

阅读 30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