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中华书画文化,让同学们领略书画艺术的魅力,营造浓厚的校园红文化艺术氛围,展示我校师生艺术风采,展示社团活动成果,和美术教育的丰硕成果,用绘画再现红色记忆,以艺术讴歌百年巨变。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爱校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推进学校文化艺术持续发展,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举办了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为了使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能顺利进行,做到活动有特色和创新,郭维民书记、刘芳校长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并确定四十一团学校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弘扬红色经典、共绘爱国情怀”为主题。在总结前届经验的基础上,本届艺术节的活动项目设置科技项目、文化项目和艺术项目三大块,每块活动项目都安排中层领导负责,先自行制定活动方案,学校统一协调,做到活动项目多,时间安排合理,分工明确,充分发挥调动四十一团学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经过精心筹备,于2023年6月1日前圆满完成各项活动。
2023年6月1日四十一团学校迎来了团领导和地方学校的领导参观。
这次活动开展了版画、硬笔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科技、简笔画、手工制作等二十多项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选择的空间是极大的。我们的社团老师们利用社团课的时间,全员参与,在过程中显示了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极强的组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的同学们显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展现了我校全体学生热爱文化的良好氛围。
本次社团展示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为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展示艺术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构成了我校课后服务社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热情高涨,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在各项展示中充分展示了艺术才华和组织能力,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艺术之星”,展示了我校社团文化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伏静老师她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如:红军长征时间的情景作品、红军人物作品。
白世宏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科学的画卷,利用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等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熏陶了学生科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绘画水平。
赵慧老师用一张张科幻画描绘出同学们对科技创造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幻想
冯成成老师用普通的石子记录了不同的景物,根据石头不同的形态画出不同的景物,有晴天阳光满满的、也有夜晚夜深人静的,有动物、有卡通、也有绿树成荫,这样一年四季的各种天气都能在石头上得以表达。临近六一,冯老师还添加了一些主题,寄托着对学生六一儿童节的祝福。
赵文彬老师的居墨堂书法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和书法欣赏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琳老师的红星点墨书法给我们以视觉上的美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无论是用笔的轻重缓急、浓淡湿枯,还是作品的细心设计、专心打磨,或者是汉字本身的飘逸秀丽、潇洒俊朗,都不断培育着学生的审美实力。
程小红老师的生物之美作品无论是在作品的种类还是材料的选择都体现了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同学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既漂亮大气,真是构思独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刘小玉、薛梦娇老师的指导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师生精湛技艺,更是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美感。相信随着我们文化艺术的展示,这一古老的工艺将会越来越受到四十一团学校学生的喜爱和关注。
我行我秀刺绣社团由朱玉梅、倪素华老师的担任。在活动展示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中仔细听,耐心实践,调动了学生的手、眼、脑的密切配合,掌握了刺绣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还克服了浮躁心理,做事更为细心周密了。心也能静下来做事情,还能绣出一幅美丽的小作品”。
赵华新老师用一件件科技小发明、小制作,闪动着同学们的智慧与创新,也饱含了师生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帮助。
阿丽亚木古丽老师的木工坊展示的作品很多,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蔡慧敏老师的3D模型设计与打印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学生通过轮流操作打印机,掌握打印机的操作流程,仔细观察打印过程,切身感受3D打印的神奇魅力。看着自己展示的作品,内心是无以言表的喜悦,成就感油然而生!
岳明娟老师的扭了个棒展示了各种头饰制作、花瓶装饰,例如:头饰、丝带头饰、家庭装饰瓶等,学生可操作性、简单易行、富有创意,能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
牟岚老师、王周娟老师让学生知道让书籍成为孩子终生的伙伴,用阅读点亮孩子的童年,让读书声充盈孩子记忆的天空。
在此次艺术节活动中我校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四十一团学校师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我们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彰显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他们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
文字编辑:仝芸、满贵宝
图片提供:牟 岚
初 审:刘曦
终 审:郭维民、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