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老师说课:
一、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位,发挥探究学习的优势。充分利用案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生成结论。教学过程注重知识构建,最终使学生形成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在内容组织上、知识逻辑关系上和第三章很相似,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具体工业地域类型分析所必备的基础,故本节课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起承上启下作用。
本节课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我们谋求人地关系和谐发展那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环境持续发展。所以工业的区位选择我们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工业的区位选择这节课包括两个问题: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一般能力,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有利的。但是,学生对于工业生产活动是比较陌生的,不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是本节课学习的困难所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潜能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所在。
本节课成功之处:
1、体现了新课标的宗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完成学案的知识梳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自我构建、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过程。
本节课不足之处:
1、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像有个学生由于提前预习回答的答案并不是观看的视频内容,而是教材原文,要及表扬学生能够很好的预习,又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续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