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和清澈明亮的双眸,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提醒广大家长应多关注儿童眼健康,让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从出生到视觉功能成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育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阶段: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出生后,在外界正常视觉刺激条件下,视觉系统迅速发育。2-3岁前,尤为敏感,称为视觉发育关键期;8岁左右视觉系统及视功能发育成熟;12岁前为视觉发育敏感期。
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2020年全国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2. 7%,近视导致裸眼视力低下、视觉功能受损,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此调研结果与以往相比,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呈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治已成为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呈贡区第三幼儿园在此呼吁,希望全社会和家长朋友们共同关注孩子们的眼睛健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一、遗传因素
父母近视者,其子女近视的发病率高于父母不近视者,父母中有高度近视者,孩子的发病率更高。
二、环境因素
1、学习压力加剧
2、电子产品终端
3、不良的用眼习惯与用眼环境
4、户外活动时间减少
1、出现看远模糊、看近清晰的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
2、患近视的人在看电视时,常习惯眯缝着眼睛,或歪头斜眼,频繁眨眼,经常皱眉,有的会表现为看电视喜欢往前凑;
3、看书、写字离书本很近,经常抄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容易看错题。
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
1、药物治疗:0. 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2、戴镜矫正: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措施,应至少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3、角膜塑形镜(OK镜):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验配应该到专业有资质的医疗机构。
青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会因眼轴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加深,一旦形成高度近视,就会发展成病理性近视,发生很多眼底并发症,如玻璃体异常、视网膜变性和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等,这些并发症是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近视发生的年龄越小,发展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保护视力一定要从小抓起。
1、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电子视频产品使用时间,每次20分钟,每天累积不要超过1个小时。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做到保护视力三个“20”法则: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
2、研究表明,适度在阳光下活动能促进眼睛发育,减少近视的发生,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天最好有2个小时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适度接阳光的刺激。
3、读写和握笔姿势,做到三个“1”眼睛距离书本1尺,身体距离桌子边缘1拳,握笔时手指尖距离笔尖1寸。
4、积极关注自身的视力状况,如有视力问题要尽早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查和治疗。
5、饮食均衡,纠正偏食,日常应补充叶黄素,维生素A、维C及含钙丰富的食物等。叶黄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玉米和蛋黄等。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鱼肝油、蛋、奶类等。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主要是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钙多的食物:如豆类、虾皮等。
呈贡区第三幼儿园呼吁广大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做眼部体检,科学看待近视,尽管真性近视一旦发生不能逆转,但近视是可防可控的,及早建立屈光档案,积极采取合适的干预方式,从而实现预防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发展,让更多的孩子能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呈贡区第三幼儿园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