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况
哈尔滨市第八十六中学校始建于1970年,2019年成立小学部,现为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城市公办学校。
学校位于香坊区公滨路59-2号,紧邻地铁2号线出口,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备、办学秩序井然,领导班子求真务实,教师队伍爱岗敬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攀升的办学业绩倍受瞩目,屡获好评。
学校现有教师69名,其中市、区级骨干教师占比达50%以上,并有多位教师在省市区各级赛课活动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以及“哈尔滨市‘四有’好老师”标兵、“香坊区‘四有’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学校实行小班额授课以及“全学科教学、全封闭管理、全方位监控、全时段安保”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健康、规范落实。此外,学校人均占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全市领先,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
办学理念
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时代要求,深入落实“五育并举”,牢固树立“以未来心做当下事,以发展观育未来人”的育人理念,继续传承“团结、勤奋、求实、守纪”的校训、“进取——不断超越”的校风、“尽责——义不容辞”的教风、“尽力——永不言弃”的学风,进一步确立了“合作互助,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并以“立德——知礼、明责、有为”、“乐学——勤思、力行、善悟”、“修身——明德、博学、笃行”为主题积极创建校园文化,以“培养知感恩、有担当、善合作、会学习的未来社会合格公民”为育人目标,以“引领未来、融入世界、唤醒内动力”为宗旨推进“未来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向着“小而精、细而实、乐而美的九年一贯制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砥砺前行。
特色管理
我校的“未来课程体系”在建立之初就以“合作学习、唤醒内驱、融入世界、幸福成长、看向未来”为课程导向,后由逐渐形成以“两大板块”、“四大支点”为基本框架的双引擎格局,制定符合学情的连续性、进阶性学习目标,多点发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
基础性课程以“双减”和“六项管理”为指向,自然科学类的侧重基础性和实践性,语言人文类的侧重工具性和思想性,注重幼小衔接和起始学年、起始学科的教学,依托教研培一体化模式,着力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拓展性课程是以校本课程为主,统筹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集中使用,以“1+N、N+1”为发展模式,依托教师自下而上的自主开发和学校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思路,双向奔赴,分学段设置课程,分类别组建团队,建立课程和评价体系,熔炼教学特色,丰富培养方向,开发有竞技类、艺术类、传统文化类、科普类等十几个项目,成为“强化学习体验,服务个性化需求,导引自我规划,落实全面发展”的媒介和平台。
特色课程
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
(一)德育为先
借助德育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手抄报、朗诵比赛、合唱比赛,学雷锋纪念日等,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智育为慧
我校开设风筝、水火箭的制作与实践,七巧板,硬笔书法、趣味英语、古诗诵读等课程。孩子们感受文字的形体美、韵律美,传承古人智慧,体会道理、感知世界,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力、理解力和表达力。
(三)体育为本
我校利用体育课、大课间组织学生学习跳绳、敏捷梯、有氧操、抽冰尜、拉爬犁、堆雪人、雪地足球等体育项目,并开展趣味运动会、足球赛等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
(四)美育为要
我校开设超轻黏土、创意瓦楞纸、航天绘画、音乐社团、创意手工、剪纸、简笔画、口才等课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
(五)劳育为立
我校通过值日劳动、制作宣传语、美食制作、编织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脑体结合,全面发展学生。
课后服务
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健全管理制度和方案,落实安全责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采取“1+1+X”模式,在关注学生完成作业、提供按需辅导答疑的基础上,开展阅读、劳动、文体、艺术、科普、益智类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创设软笔书法、创意瓦楞纸、电子琴、舞蹈、合唱和无人机等社团,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的课程品质;激发体育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保证每天每班40分钟的体育锻炼,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氧操、足球、篮球、跳绳、感统训练等,落实五育并举。
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充实了孩子的内心,也同时于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孩子的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卫全方面人才。
特色班级展示(部分)
爱国教育
研学旅行
趣味运动会
冰雪活动
广播操比赛
校园小明星
学科竞赛
晨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