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邵华泽的忘年交

何力
创建于2023-06-05
阅读 27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989年6月,邵华泽从解放军总政宣传部部长任上调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在他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不久,我们相识。他那时年近60岁,我那年30多岁,我们成了忘年交,我称呼他邵伯伯。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旅游业风生水起,正是形成政府主导型和市场化初期的阶段。1993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6.83亿美元;国家旅游局确定了1994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目标是突破50亿美元大关。

     1979年,邓小平同志曾为我国旅游业确立了一个宏伟目标:力争本世纪末达到创汇50亿美元的目标。十几年来,全国旅游行业的干部职工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1994年6月,我从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值班室秘书岗位上调任局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副部长。1995年春节前夕,我约邵伯伯与时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程文栋见面叙谈,二人畅聊旅游业的大好形势。文栋副局长代表时任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何光暐,向邵伯伯报告了我国旅游业的创汇目标,邀请邵伯伯考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邵伯伯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成就高度赞扬,当场应允:如果统计结果出来后突破了50亿美元,我给你们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995年春节,我们夫妇陪同邵伯伯和张阿姨夫妇,赴天津考察旅游业。一起陪同的还有我的好朋友,时任北京市旅游局董春生局长的秘书刘彦三。天津市接待的好朋友是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王述祖(后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天津市旅游局局长孙海麟(后任天津市副市长)、副局长赵学鸣(后任天津市贸促会会长)、行业管理处处长刘克文(后任天津旅游集团副总经理)。一行人参观考察了天津市的主要旅游景区、饭店等,在一起相聚甚欢。邵伯伯说,这是他离开军队到地方工作后第一次实地考察旅游业,对旅游业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邵伯伯还专门考察了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一行人考察了津海集团。1992年,大邱庄成立了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大集团。1994年,这四个企业集团在全国千家最佳乡镇企业评比中分列第二、七、八、九的位置。津海公司一年销售额4亿多元,利润2860万元,张延军董事长也被农业部、团中央命名为全国十大明星青年乡镇企业家,被全国工商联评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春节过后的第一天上班,文栋副局长兴冲冲地跑到楼上我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张人民日报,兴奋地喊道:“登了!登了!”我一看,是2月2日正月初三的人民日报头版的评论员文章,赫然登着《托起这一轮朝阳-祝贺我国旅游创汇突破七十亿美元》,头版头条登着《我国旅游业去年再创佳绩》。原来,在我们考察期间统计结果出来了,创汇73.23亿美元,提前六年实现了小平同志的愿望,旅游全行业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邵伯伯在考察之前就把任务交给了时任人民日报经济部记者龚雯(现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由龚雯执笔,洋洋洒洒,一挥而就。龚雯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高材生,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当时她负责商务、旅游等行业的报道,每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她都参加,我负责会务工作,因此接触良多,成了好朋友。

     文栋副局长拿着报纸,拉着我跑到了光暐副局长的办公室,光暐副局长高兴地说:“何力,你立了一大功!”

     就在那年,光暐副局长升任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开启了中国旅游业的“何光暐时代”。这篇文章正像是吹响了这个时代的号角。

2

 2004年底,我从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调任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

     我把调任的消息告诉了邵伯伯,邵伯伯特别高兴地说:“咱们两人都是社长了。”我说:“您是大社长,我是个小社长呀。”

     邵伯伯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摄影家,我提议为他出版摄影集,也为我们出版社增加光彩。邵伯伯想把他多年出访各国所拍摄的摄影作品结集成册,定名《海外印象-邵华泽摄影选》。

     社里专门指派了一位资深的摄影编辑老秦,作这本画册的责任编辑。老秦非常细心负责,无数次到邵伯伯家里,与邵伯伯和秘书一起挑选作品、策划构思、设计排版、编辑制作、修改完善、印刷出版,历时将近一年,于2006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时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专门写了述评文章《镜头后面的思考-读邵华泽摄影选海外印象》,对邵伯伯摄影作品所反映出的为人、为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3

 邵伯伯是著名的理论家、大学者,中将军衔,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自成一体,技法中求变化,平稳中显力度;既有文人的雅风,又有将军的豪气。所以,求字的人众多。

 邵伯伯和张阿姨为人谦和,对我格外的好,每逢过年过节我去黄寺总政大院东院后来搬到西院的家里看望,老两口都热情地招呼我喝茶、吃水果,聊家常。邵伯伯总是问:“何力呀,要不要写字?随时说呵。”

     秘书都说:“卲老的办公桌上有一尺高的求字信,但只要是你说话,马上就给你写。”

 1995年3月,我的好朋友董军刚刚成立了深圳市鹏运国际旅行社,来到北京想请邵伯伯题字。我带他到了邵伯伯家,邵伯伯当场就铺好了纸,挥笔写下了社名,至今董军仍然使用着邵伯伯的墨宝。

 2004年底,我上任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办公桌对面的墙上空着,就向邵伯伯求字。邵伯伯欣然答应,仔细地问了尺寸,没过几天就写好了,打电话告诉我来取。我把邵伯伯的题字装裱好了装在镜框里,挂在了墙壁上,随时抬头就能看见“冰心玉壶”,成了座右铭。

 我与邵伯伯成为忘年交这么多年,时不时得到他的题字,也是我的荣幸。

4

 今年6月,是邵伯伯90大寿。

     祝愿邵伯伯和张阿姨健康长寿!

阅读 27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