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崂山游

文苇
创建于2023-06-05
阅读 12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5月28日凌晨一点二十六分的火车,从济南抵达青岛时还不到五点。

五点三十分,网约车拉着我和老陈去崂山,乘车东行35分钟。据资料说离市区有14.7公里,如果坐公交车要坐22站路。

轿车到了景区大门,路上雨一直下着,天空阴沉的很。清晨6:05分我们徒步进入景区,此时还无看门人,我俩是最早的游客。

一条蜿蜒向北的公路大道,走着走着我就疑惑了,这里哪儿像是海拔一千多米的崂山呢?路左边是低矮的丘陵树林,路右边就是高崖下的大海。往前看似乎没有尽头。

终于看见一个蹬自行车锻炼的人,我去询问了下,他说就是这儿,顺着走就是了。我问还有多远?他看了手腕上的计程器,说是有5.5公里。

这一下我吃惊不小,十多里山路呢,还没敢给老陈说,怕打击了他的情绪。

路边的山崖长着大片大片的忍冬花,黄白相间,在淅沥小雨中显得格外扎眼。时时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不知是这金银木发出的香味还是左边山坡蔽荫处的粉叶羊蹄甲的小碎花散发的,潮润的湿嗅和花香味让人精神也爽快起来。

俯瞰海边紫红色的花岗岩石被海浪和雨水冲刷得一尘不染,笔直高挺的黑松林立在海滩岩石岸,黢黑的树干,望去一如垂帘,岩石上有几个早起的钓鱼者。

海水远处呈蓝色,近处为黄色,众多海鸥在浪花中盘旋,一路走来倒也不寂寞。

雨水不停地倾注,打在伞上噗嗤作响;路边巨石横亘,海浪阵阵涛声,冲击着海滩,回旋翻卷着白色的泡沫,激起阵阵浪花。路上积水不停地流,多亏我穿了双打蓝球的高靿鞋。

六点四十后开始有了进景区的小轿车,继而来往不断。

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走到景区一个叫八水河的岔道口。一条往左上的山路,提示着龙吟瀑布的景点,一条是继续沿着公路到太清宫。我决定还是先到龙潭看瀑布吧,趁着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定是好看。

我俩是第一位先到的游客,景区工作人员还没来呢。后来验码身份证后才进入铁栅门开始上山。

崂山是山东半岛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山东半岛最高峰。濒临大海,山海相缀,山体为花岗岩,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形成了峰峦耸峙,怪石嶙峋的外貌。但见漫山苍松翠柏,巨岩突兀,山脉连绵,飞瀑流泉,翠色如洗,一切都湿漉漉的。石径道路蜿蜒而上,云雾缭绕,遮罩了山头,人处山中,如仙如痴,真成了山中道人了。

一路攀登,雨仍淅沥不停,时大时小,时急时缓。这时来了六七妇女,大包小提留的,我问也是来登山的游客吗?

答曰:不是!

“那干啥的?”我问。

沉默了一霎,答曰:“要钱的。”

我明白了,是来山上摆摊点的人。问了路过的保安,说这山平时也不是有很多游客的。

老陈有些吃力了,我们时而歇息,躲在摊点的雨棚下。

终于看到了龙潭水库,再往上攀登,看到了龙吟瀑布景点。但是很遗憾,只是一股细小的水流,真成了浅吟低吼了,大片岩层裸露,乱石横斜。

继续往上,路边有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衣冠冢,刻字在岩石上。不久来到了上清宫。

上清宫宋初敕建,元朝大德年间重加修整。丘长春在此留有不少石刻,宫西巨石上镌“鳌山上清宫”并诗十绝。据元史记载,丘长春的遗蜕(僧﹑道认为死是遗其形骸而化去,故称其尸体为“遗蜕”)在北京白云观。

我们继续往上,又走了一大段路,看到了一个亭子,也基本上快到山顶了。此时我相机里的备用电池也耗尽了,无办法,我用手机拍了几张,无限风光尽在险峰,此时雨也停了。

老陈死活不愿再上了,没有了相机拍照,我也失去了继续攀登的意愿,因而没有再攀登仅差一步的山巅明霞洞,便一同下山,此时也不过才九点多钟。

再看背包里的东西全都湿透了。来时倒是带了雨衣,只是想着作山中御寒了,因不寒冷也就没穿,却忘了背上鼓起的背包,那些淅沥不停地雨,仅凭一把雨伞是遮不住的。鞋袜也都湿透了。

我们返原路而下,下山时遇到了第一拨来登山的人,不时有人询问着我们:到上面还远吗?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雨后淋湿的石阶路不好走,老陈一路上不停地脚底打滑,约有五六次险些摔倒,都被我一把抓住,终究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我便搀扶着,一直紧紧抓住他的胳膊。我一看他的鞋底,都磨平成镜子了,这怎能不打滑呢。我从背包里找出几根绳子,让他绑在鞋底上,稍为好些了,但还是不停地趔趄,都被我及时抓住了,不然太危险了。

来到一个摊点,我让他买了一根拐杖,后来总算是平安抵达了山脚。

来到八水河岔路口,问了去太清宫的路程,说是1300米。老陈腿脚累乏的很,有些犹豫了。我说来到崂山,不去太清宫,这怎么说得过去!何况剩下这么点路。至于那个我事先画下的地图里的钓鱼台、八仙墩、晒钱台等东面的景点就更是别想去了。最后我们还是沿着海边栈道走过去了。

来到太清宫大门,这儿就有了众多游客。老年证免费的,进去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始建于宋初。此宫面临大海,北倚群山,是一座很宏大的道观,寺内有三皇殿、三清殿、三官殿等主要建筑。房舍四周有几颗数百上千年树龄的古树,如银杏,耐冬,柏树等,仅仅是这些就够振奋人心的了。当年蒲松龄曾寓居于此,这老先生不远千里竟然还能来到这个地方居住过,也是让人感叹。

我以前对蒲松龄写的《崂山道士》中的法术不感兴趣,但是对作者写的《香玉》以崂山太清宫为背景的故事很憧憬。文章描写了胶州书生在崂山道观里和白牡丹香玉,耐冬绛雪俩女鬼生死相恋的凄美故事。那两位“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艳丽双绝”的姑娘,与书生的一段缠绵情谊,至死不能忘怀的情愫,让人感慨。因为作者当年在道观里终日与牡丹、山茶树相对,随即便构思了这个作品。

太清宫西侧有神泉,筑池而蓄,雨不漫溢,旱不枯竭,绿树四合,清幽的很。只是泉池里有很多游客投入的钱币,煞风景,败坏心情,没法去掬一捧而饮。崂山啤酒,崂山矿泉水也没喝成。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走到那个高高的塑像前,腿都乏了。买了返程的景区内的大巴车票,20元/人,这个老人就不免费或优惠了。驱车十二三里,下了车,我们又坐地铁4号线十余多站,再换乘1号线坐了四五站共35分钟,返回到了市区。

来之前事先看了有关网上和书籍资料,也都没有说进景区大门后,竟然还有十一里的路途才能到主景点(其他游客都是坐景区大巴车或私家轿车进入的),而且从太清宫到地图上最东面的八仙墩和晒钱石,竟然又还有十四里路,如果不坐景区内的大巴车,简直不能想象你还能否走得到。

况且这个崂山景区其实大得很,山脉连绵,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仅青岛市区的就有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还有什么“崂山十一景”,诸如太平宫、狮子峰、遇真宫、华楼宫、白云洞、那罗延窟、海峤仙墩、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等,我们根本就没法去。如果按照这个网上资料,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你根本逛不过来。

初稿2023.5.30

注:以上图片均由本作者拍摄

阅读 12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