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队“走进老舍纪念馆”文化体验实践活动

小珊子
创建于2023-06-05
阅读 8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6月4日,天空透蓝,清风拂面,先锋小队组织了一次“童行东城寻初心,赓续血脉做先锋”之走进老舍纪念馆文化体验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既增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又从“人民艺术家”老舍身上学习到坚强的文化精神及文化理念,对于文学的专注和奉献精神,教会我们用心发现身边事物,细细品味生活。

       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即“丹柿小院”。

       队员们手拿老舍文集坐在五彩木影壁墩上,影壁的中间是老舍夫人胡絜青亲笔写的“福”字

      进门为一小院,只有两间南房,向西是一座三合院。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949年,老舍应周总理邀请从美国回国抵京,1950年他购置了这所小院,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曾几次接待周总理、溥仪以及巴金、赵树理等文化名人,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1984年5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老舍故居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2月1日正式开放。馆内共有三个展室,一展室囊括了老舍一生的人生轨迹,队员们驻足探讨。

       二展室留有大量珍贵的图书、手稿、生前遗物及馆藏品。

       三展室老舍与夫人生活场景的复原。队员们在三展厅与中队旗合影。

00:39

参观结束后,为了增强对老舍的了解,队员们准备了老舍散文自主和有序诵读环节进行互动。

       老舍的优秀品质包含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和勇敢担当,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也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这些品质不仅是老舍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个小队成员都该学习和追求的优秀品质。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

   

    

      

阅读 8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