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弘毅向远,走进巴彦淖尔市农研所 ---奋斗中学弘毅级部研学实践活动

白亮
创建于2023-06-04
阅读 32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和夏日,绿树葱茏。近期正是小麦传粉季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感受植物杂交育种的过程,6月4日下午,在校团委书记、弘毅级部白亮主任带领下,奋斗中学弘毅级部组织学生走进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感受自然,感知社会,通过科普讲解、互动实践、实地体验等方式感受科学家在育种工作中的创新研究,积极探索,辛苦付出。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增长了知识见识,开拓了思维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研起始于1932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正式挂牌成立了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整合扩建为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全所现有职工176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8人,副高职称人员26人,博士3人,国家321人才工程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劳动模范1人。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目前已建成科研试验、示范和办公基地1000余亩,已从最初主要研究小麦、糜黍,发展成为研究范围涵盖农业、畜牧和农机三大领域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对粮食、油料、瓜类、蔬菜、乳品、肉类、饲草料7个产业进行前沿探索。

        现建成国家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4个,是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巴彦淖尔分中心、京蒙合作站巴彦淖尔市绿色农业区域工作站、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巴市政府共建的现代农牧业创新中心,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分院、国家和自治区新品种区域试验基地、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自治区科技推广专家大院等国家和自治区研发和服务平台的依托单位。累计育成并经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58个,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科技成果144项,获得国家专利20项,注册商标4个,其中“内蒙古著名商标”和地理商标各1个。

  本次活动得到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小麦研究室杨蕾主任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农研所的发展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了小麦来源,遗传特性,目前研究所种植的小麦品种,介绍了农研所现在巴麦13号的研究成果及推广情况。他讲到了农研所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产品深加工、种子生产应用、水肥利用与管理、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杨蕾,硕士毕业,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主持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小麦品种5个,其中巴麦13号通过国审,近年总计建设核心示范区近20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工程团队、巴彦淖尔市“河套英才”产业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2020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一项,荣获2021年度巴彦淖尔市中青年科技人才突出贡献奖,被评为2022年度全区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发表论文18篇,参编专著2部,制定地方标准2项,获专利4项。

  随后杨主任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小麦育种的过程,并为同学们亲自展示杂交育种过程中亲本选择,母本材料处理中去雄、套袋、传粉、套袋的操作过程,同学们又参观了工作人员现场操作展示。让同学们能从书本上简短文字描述变为现场的亲身体验,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对育种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

00:34
00:30
00:35
00:44

     同学们经过观摩学习,也纷纷的亲自动手体验去雄操作过程。

  “小小科学家” 为大哥哥姐姐们熟练的展示操作过程。

  杨蕾主任为大家讲解昆虫检测装置目的和原理。

  最后杨蕾主任为大家总结了巴彦淖尔市农研所在小麦研究上的贡献及积极意义。巴麦13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有望成为引领河套地区品种更新换代的突破性品种。一是得到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认可;二是以实物形式在北京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成果展;入选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十大科技成果;三是被企业认可,将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作为一名小麦研究人员要为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他也号召广大学子们积极投身于农业发展建设中来,积极科研探索,为新农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研学的一路上欢声笑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奋斗中学的学子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参与研学的同学们都写下了自己的感悟与感想。

  奋斗中学将会以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为契机,坚持推动教育改革,落地新课程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兼具实践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研学实践活动,逐渐规模化、规范化、常态化,研学教育经验不断积累,研学课程不断丰富。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巴彦淖尔市套区的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加深与校企、校馆的深度合作,注重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助力教育人才培养。

阅读 32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