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作文讲评》教学反思
杨洪霞
随着我校“和美谐振”课堂改革第二阶段的展开,作为磨课团队的一员,我觉得每次磨课都可以让自己得到改进和提升,我真切的感受便是:好的课堂就像“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是作文批改的延伸和发展。作文讲评课组织得好、开展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
这堂作文讲评课是建立学生完成以《苏轼治理西湖》为内容的习作、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批阅后进行的。课前,我对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整理,找出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与需要加强的方面。教学中,回顾本次习作目标进行习作总评,再欣赏学生佳作,对在佳作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习作目标完成和写作的方法上借鉴。再找出学生共同问题的所在,让学生运用领悟到的写法共同修改有问题的习作,在交流中总结习作修改的方面和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的习作进行第二次写作。
反思这堂作文讲评课,我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首先教师要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目标。这中间,教师要擅于调控课堂,做到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其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活动中的一员,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生成新知识。再次,要擅于评价和鼓励,用精当的评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上,我还注重让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说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和能力等,。让作文课不单是写,而且还有听、说、读等方面的训练。本课里同样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环节上还有些把得死,想放开,可是不知道学生会说什么,怕驾驭不了,所以设计的时候还是走了保守的路线。这说明还是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进一步锻炼并加强学习。
在方法的总结上还是老师说得多,学生的认识仅限于表面,说明写作方法的指导、评价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还是把握不好,同学们阅读面太窄,词语匮乏、见解不足,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动,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指导,促进学生的写作、评价水平都能提高一个新高度。
磨课碰撞创精品,且思且行促成长
语文组 王明明
为推进课堂改革,强调基于学情的教与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我们教师的成长,第二轮语文学科磨课如期进行。校长助理及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宋国祥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并全程听评课,语文组老师多人参与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研磨,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果。杨老师勇担重任,接到任务后,召集磨课成员,商讨选题。根据课改的精神和学情需要,最终确定课题为《作文讲评》。确定课题后,杨老师开始个人备课,并将自己的备课思路与团队磨课成员实时进行交流,特别是经“1+3磨课团队”初步磨课后,形成备课初稿。设置三个学习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阅读案例,找出问题;学以致用,修改升格。
5月31日,杨老师在高二.1班第一次试讲。教风从容镇定,成熟稳重,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后在宋校长的指导下,语文学科组团队成员进行磨课。磨课过程中,宋校长逐一翻阅课件,从对学习任务驱动的设置,到对课堂用语的斟酌,都提出了修改意见,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使得学习任务更明确,教学环节更流畅。
6月1日,杨老师在高二.2班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学校领导及语文组教师进行听课。导入非常自然,由李强的讲话“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都是办法”引出作文材料,真是水到渠成。先出示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从学情出发,针对性强。由学生来分析作文素材,最后总结、整合出作文的最佳立意、最佳题目、优秀分论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学习任务环环相扣,学习要求明确,指向性强,能够很好的解决本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
本节课的重心部分,也是作文讲评课最务实的环节。让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改,使得论点切题,论据有理有力。本节课学生不断参与、深入思考,以个人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从学生独立思考到生生思维多次有机碰撞,学生思维空间得以激活、思维得以挖潜提升。
其实,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随着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但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杨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犹如及时雨,为我们解决了困惑,展示了一堂高效的作文授课精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课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更多的精彩。正所谓磨课碰撞创精品,且思且行促成长。
磨课还没有结束.....
教研,也一直在路上......
只希望,我们谁都不放弃,不管原来的你是什么样的,从今天起,努力,前行!
磨到就能得到
语文组 郑传周
随着我校“和美谐振”课堂改革第二阶段的展开,作为磨课团队的一员,我觉得每次磨课都可以让自己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得到改进和提升,我真切的感受便是:磨到就能得到。
磨课是一种态度。要使一堂课成为高效课、精品课,就需要不断琢磨,不断切磋,不断修正,在切磋与修正中产生课堂的精彩。杨洪霞老师从开始选题到整个立标课结束一直保持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首先在选题上,把作文讲评课作为立标课,这既体现了杨老师作为实验班语文老师的担当,更表明了杨老师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在磨课上课的过程中,杨老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不断挖掘作文材料,以便制定更加全面完整的教学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磨课团队成员和杨老师一起,共同保持了一种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边界,提高了个人的专业素养。
磨课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团队铸就一堂好课。在磨课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共同攻克磨课过程中的难点和思考。在磨课过程中,我们磨课团队的成员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再到学生表现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合作让讲课方案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实际,而且也可以推动每一个团队成员不断前行。
磨课是一项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它带你的收获也是长期而丰厚的。磨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甚至会因为没能尽如人意而感到失落和沮丧。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和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念,提高工作的耐性和抗挫能力。对于从教17年的我来说,磨课已经很多次了,但每一次的磨课都会有新的感想和新的收获,这些感想和收获也许不能立即改变自己的课堂,但是不断的收获,将会给带给自己不断的提升,甚至有些提升是潜移默化,悄然发生的。其中收获最大的是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语文观、教学观、教师观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磨课”,我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升,当好一名语文老师的信念较之以前更强了。
总之,作为磨课团队成员,我深刻地认识到磨课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我相信付出的努力终究会换来优秀的教学效果和高品质的教学体验。给学生带去更好的教育体验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这条路上,我们仍将持续前行,为了更好的教育而不断努力,请相信:磨到必能得到!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磨课成员学习反思
胡学新
在和杨老师一起备课、磨课、讲课与评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受益匪浅。整堂课体现了和美谐振课堂理念,过程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基于对新课标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深入研读与思考,杨老师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课改实践融会贯通,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杨老师在课改中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颇具操作性的范例。
在本课的执教过程中,杨老师以构建和美谐振的高效课堂为导向,紧扣课程标准中落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基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了三个主线探究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问题驱动。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高度配合。组与组之间,既有不同认知的争锋,也有观点上的共鸣。通过杨老师每一次适时的引导,学生们能真实、深入参与到问题讨论的过程当中,讨论成果在表达交流中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自然行进。思维碰撞在课堂中不断生发,问题的探究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中同频共振,这令人鼓舞并为之振奋。同时,这也让我对自己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主动将课堂交给学生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要勇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永远不要低估学生,永远要相信学生。教师不断尝试课堂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身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而教师应做的,就是要思考如何把学生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素养挖掘出来,使其在学习中发挥到极致。和美谐振的先进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教师的大胆尝试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语文老师要当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老师要研究好课改立标老师的榜样课堂模式,紧跟优秀老师的步伐。虚心向立标老师讨教学习,认真参与备课、听课与评课。在平时的备课中,加强对新课标与新高考改革的育人要求的深入学习。在新课改的路上,不能畏畏缩缩,固步自封。认真思考在上课前如何构思才能以最简练、清晰的语言将问题任务呈现于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授课的各环节,如何引导才能发挥好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做好一堂课的教学反思。特别是在备课环节,一定要多思考问题驱动中的任务应该如何设计。
好文不厌百回改,好课不离反复磨。向着实现和美谐振课堂的目标去打磨自己课堂,好课多磨,磨到自然生成,日臻完善,自然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