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合肥,筑就教育梦——小店街道李家庄二级培训
为贯彻新课标精神,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交流平台,磨练教学内功,提升专业素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为了让全校老师向安徽合肥名师学习,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每次学习的资源能让全体教师达到共享,使每次学习活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的目的。2023年6月1日,我校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杨瑞枝老师从《论语》中的班级管理智慧、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改革、建设家校学习共同体走向家校共育、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向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课堂上要以精微的设计,去打开学生深度学习的大门;以深度学习的逻辑,去统领学习方式的探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素养和创造力,运用到生活与学习的真实情境中。设计的问题要精简,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使“人”成为“人”,成为一个有精神的人,即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有限性,能够对无限有所领悟。而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在成为一名实践共同体成员的过程中,个体实现了学力成长与人格发展的统一,学习共同体使生活品质的提升成为可能。
减”低效的灌输,“增”方法的指导 的策略: 一是“精准”。反映在作业目标上,作业目标应聚焦单元核心目标,以更好呼应教学的展开;反映在精选上,少而精,减负增效。二是“到位”。作业设计要体现专业性到位。在作业中要反映必备知识的建构、关键能力的运用与核心价值的理解。三是“盘活”。要让作业兼顾常式与变式,从变式走向变通。
可以多研究跨学科项目式作业的设计,这样才不至于让作业形式单一 ,在落地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思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郑茹老师分享各校的校园文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各种兴趣班和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地应用到生活中。学校校园环境幽雅、文化气息浓厚。漫步在校园中。学校的所有场所,各个角落,每一扇墙壁都书香四溢,沁人心脾;从教师办公室、各教室、各功能室的精心设计,到读书长廊、阶梯墙壁教室走廊的精巧布置都显得那么地精雕细琢,那么地充满了文化气息。这处处无不透出学校的构思巧妙、匠心独具。
魏华老师在培训中深入讲解到大单元设计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分解课标、驾驭教材、读懂学情的基础上,以大主题、大任务、大概念等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专题、话题),确定目标达成评价、真实情境、任务活动、结果反馈、作业设计等要素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具有系统性、递进化、科学化特征,即最小的课程单位。“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
通过这次提升学习,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教学改革需要每位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让我们在课改路上如“和风细雨”浸润,像“星星之火”逐步燎原。我们也必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世纪的教育理念,共筑教育梦,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