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不能“孤军奋战”
吴振莹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讲中反思,在一次次更新中收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帮助同事磨课到自己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现,教学设计本应该是自己的强项,但现在呢?从设计到迈进课堂,其实还需要走很远的路。 我深深地感受到磨课的过程是一次痛苦而沉重的经历,日日磨,夜夜思,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
第一次小组探讨是以说课的形式展开的,磨课小组的老师们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让我感觉到备课不容易,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周三,我在高一16班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总体感觉自己放不开,学生更放不了;自己紧张,学生更紧张。结果一节课显得老师讲得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能像往常一样活跃。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是我展示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郑校长指导第一次试讲。
有人说:磨课、磨理念、磨学法、磨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假,教师要真正经营出一堂“好”课,其实是不断否定、不断完善。本周四,我在高一15班对本次磨课的成果进行了展示课。
经过大家的指导,自己思维的改变,我信心满满的开始了展示课。从贴近生活的导入到问题的设计、例题的选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将复习课基础知识落实好,学生能力有所提升,我们就是成功的。
耿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评课: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就是课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基于实践的探究式教学,要相信我们的学生都能学习,都能合作。在主线清晰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让学生能跳一跳,思维上能有所提升,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完成。最后,耿校长强调,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的思想有所碰撞,要碰出火花。
磨课虽然是忙碌的,但一定是值得的,只有经历,只有敢于尝试,才能感受变化,包括学生也包括自己。感谢学校领导和生物组的所有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让我感觉到了大家的真诚,评课中大家真的是在切磋教艺、推动教研、推进教改,没有敷衍应付。教改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只要我们在思想上先接受,并且一步一步的去改变去尝试,课堂上学生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提升这就是进步。
为磨精课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磨课反思--董隋隋
时光如梭,本周又跟随吴振莹老师进行了一次和美谐振课堂的磨课,又有了新的收获,反思如下:
整个磨课过程,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人人参与,用心行动。吴振莹老师认真专研、谦虚好学,上出了一堂精彩课,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琢磨教材,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首先,同心协力巧设计。
本次我们组磨课的课题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的复习课。吴振莹老师是一位积极勤奋的老师,提前一周就发给了我们电子版学案和课件,全组成员对首次教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辩论了对这一节课的看法和有效设计想法,并及时提交了修改稿。足见大家对这个教学资料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精心的构思。在此基础上吴老师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情愫,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有效地开展教学。大家真诚的相携,为后面的磨课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关注学生促发展。
不容置疑,学生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二次备课中,执教教师接纳小组成员的推荐,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做了深入的了解,根据试讲暴露的学生问题,教师及时修改了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本节的难点任务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再次,反思不足再提高。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耿校长对我们的展示课表示了赞赏,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比如怎样更好的设计大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呈现出复习课的效果等。我们老师也要经常利用课后时间用心进行反思。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到达了教学目标。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
整个磨课过程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感动着。真是为磨精课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多。无容置疑,磨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绝佳机会,且行且珍惜。
深度整合,精益求精
磨课反思-- 颜丽
在刚刚结束的高一生物复习课——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这一磨课活动中,大家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和借鉴,我感觉收获良多。
吴振莹老师,身为高一15班的班主任,平时工作繁重,但还是抽出周末的时间完成了备课,在初次集体备课中,就给我们呈现出了较为成熟的思路构架,这让我们对她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感佩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视频引入和比较典型的题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比如:学生难以理解的通道蛋白也找到了相应的图片,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让人一看一目了然,再比如协同转运,找到了相关的概念和图示,更直观更清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在第一次试讲后,在在我们生物组同事广泛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吴老师对自己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比如语言上过度衔接,更为自然,板书的概括性更强,在视频引入的这一环节,不惜花大时间下大功夫去找贴合实践生活实际例子,比之前的单纯的讲理论更能联系活实际让学生更感兴趣。关于通道蛋白和协同转运那里介绍的更简明扼要,做了有必要的删减,而且对于难点、易混点教师及时给出点评,在在任务一讨论,学生展示结束后,一屏展现正确答案,交给学生一张明白纸。感觉比第一次试讲,整体显得更浑然一体,重点突出。
吴老师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提到说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经过经验丰富的耿校长点评之后,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就是问题要有深度,复习内容要整合,学生要通过跳一跳才能摸得着老师设计的成果,还要把任务问题化,导向化,比如一些表格和曲线可以大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画,不要怕学生出错,不要想着学生一步就能得出标准答案,这样才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讨论才会热烈。
通过这次磨课,我向身边的同事、领导学到了很多。一方面是他们我勤奋认真的态度,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要把这次磨课的收获带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精益求精,力求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情并且做出有深度的整合和拓展。
听课共交流 评课促成长
磨课反思 ——许玉娟
通过观摩生物学科吴振莹老师的立标课,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才能有效地到达了教学目标。
吴老师执教的是必修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复习课,这一章节的知识相对简单一些,主要包括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及相关的习题基本上都可以掌握。但是该部分题目一旦融合图像及曲线问题,往往又成为学生复习的难点。
这一节课中吴老师采纳了提问,师生对话等形式来激发同学的学习探究激情,加上学生充分的课前复习,所以在课堂上同学有话可说。学案的设计是这节课胜利的地方,学案设计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让同学们对要教的内容有导向的预习、学习起来有的放矢。吴老师在课堂上很好的将基础知识与题目的图像及曲线结合,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的透彻,到位。吴老师时刻注意以同学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起组织者、指导者、关心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对话。视频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乐观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同学有效地实现把握所学学问的目的。为贯彻这种精神、我们老师需要这种创新。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选择尽可能好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
1.本节课最大的优势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把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和时效性。
2.问题串有梯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3.联系生活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更容易理解。
4.及时反馈,愉悦总结。
5.练习科学、合理,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难易适中,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反溃
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集体磨课,用心教学,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