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书相伴 心致远——江滨实验小学数学组读书分享会

创建于2022-03-25 阅读277

  寒假的时候,学校为每一位数学老师准备了两本书《好课燎原》和《好课多磨》。为了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检验教师读书成果,总结交流读书经验。3月25日,江滨实验小学数学组举办了读书交流分享会。

  《好课燎原》以浙江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好课”如何通过教研实现“燎原”的。作者团队历时两年,分析了二百多万字的文档,访谈近四十人,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教研故事,刻画了一位真实、感性的教研员形象。为我们展示了斯苗儿的教育理想与追求,斯苗儿和她的教研团队探索出的务实、高效、接地气的教研之路,及其教研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路径。

       《好课多磨》侧重于对各级各类教硏活动进行案例式分析,讲述了如何在教研活动中“打磨”出“好课”,是一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宝典。本书凝结了斯苗儿30年教研生涯的坚持和磨练,记录了浙江小学数学一群人追求“好课”的历程,凝聚了浙江整个小学数学教研团队的实践智慧,逐渐铸就了如今的学科教研精神:“尴尬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的豁达心态;“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的团队意识,“让一次活动牵动一群人几年持续研究”的策划愿景,营造了守正创新、勇立潮头的教研生态。从而实现“好课燎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读书活动由蓝森燕老师主持

  项仁贵老师:小学数学的课堂改课,要改什么?怎么改?请打开斯老师的《好课多磨》,里面汇聚了浙江小数名家的智慧。阅读本书,感触颇多,尤其是“百分数的认识”。该课聚集了袁晓萍和蓝雪敏的优秀课例。接下来讲下个人感受:1.数学课堂具备2种味道:数学味和生活味,蓝雪敏老师的紧抓数学本质,让课堂具备足足的数学味;袁晓萍老师紧扣生活,将生活情境搬到数学课堂。2.素材选取,基于学生立场,选取素材来源学生的学情,素材简单多用。3.框架设计,根据内容重点和难点,设计几个框架进行突破。教学中,把握好提问、反馈、小结。4.课堂不断追问,追出数学本质。《好课多磨》汇聚了小学数学的精华,需要用更多得时间和精力好好阅读,好好研究。

  吴晓美老师:好课都是有灵魂的,在好课多磨的每个案例.每一次改课中都非常关注学生“认识起点”“学习难点”“知识内核”和“路径架构”四个维度。并通过学生适合的学习材料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追本溯源,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回归到最基本的数学概念。虽然我们每天的课堂成不了好课,只要我们有思考.有书本经验的借鉴,我们的课堂实质也会真正发生。

  廖小琴老师:小学数学教学,一边是数学的理性,一边是儿童的天性。理性是对数学的理解和把握,天性是对儿童的理解与关爱。只有读懂学生,读透教材,才能让学习真实发生。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直面问题,亲身经历“试误”,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好课”的样子很迷人,希望在追逐“好课”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依靠团队的力量,走得更远。

  叶燕老师:教师要有“学生立场”,教师能够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每个学生的内心其实都渴望“被看见”。只有被看见才能真投入。她希望课堂上学生要“在场”。学生在场的直接表现就是——学生姓名挂嘴边,学生姓名进教案,学生样子在心中。教师要知道学生在哪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对什么有兴趣,有什么困难,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站稳学生立场。

  陈川莲老师:只有热爱课堂的老师才能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去不断挑战。斯老师有句经典台词叫:心无杂念,只有学生。在其它场合看过斯老师发言,关于教师成长,关于个人发展,都坚持一个立场:学生立场。从数学课的角度来看,学生立场,需要三点:充分了解学情,把握认知起点与困难点;精选学习材料,激发并保持学生兴热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被重视,参与感强。这些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都需要数学敏感性与课堂机智的融合。

  林建芳老师:先思考“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教”。日常教研中,我们习惯了用教材,重心放在讨论课堂怎么组织、用什么方法教学上。通过《好课多磨》的学习使我们意识到,在“怎么教”之前应该先想清楚“教什么”,要依据目标和教材,寻找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它决定着课堂的走向。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离不开教材,要充分尊重教材,但决不能拘泥于教材。我们应该在对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哪些“需要教”,哪些“不需要教”。

  梁伟华老师:近期看了斯苗儿老师的《好课多磨》中的"改课"教研活动和课堂实践案例,我明白了“改课”要改的不仅仅是操作方式,更重要的思维方式。要思考:为什么而教?要坚持:学生立场。就是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去研究怎么教,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的学精选学习材料、设计好任务和好问题,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架等。基于学生立场变革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促进学生发展。改课,磨人,在改课中悟道,在思考中提升。心中有数学,课才有深度;心中有学生,课才有温度。

  周丽芳老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磨好每一节课,成长每一位教师。”这两句话是以斯苗儿老师为代表的教研员的奋斗目标,也是《好课燎原》和《好课多磨》所记录、传达的教育理念。看完《好课多磨》下篇32个案例,感觉真的精彩!这些好课都是有灵魂的,基于学生立场,关注视角重点指向“认识起点”、“学习难点”、“知识内核”和“路径架构”四个维度。“植树问题”成功纳入“用除法解决问题”来进行教学,在于抓住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追本溯源,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回归到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课例改进中,也是梳理知识发展的脉络,才有了新的设计构想,以“平均分”为抓手,把“平均分”的过程能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用“分数”来表示,从而沟通“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除法计算”准确提炼出打通三类分数除法计算题的知识内核,才能让整合教学成为可能,原来“商不变性质”才是打通三类分数题的关键。“认识比”让学生把误认为足球比分中的“比”从数学意义上排除掉,看似家常式的聊天,帮学生建构了一条完美的建构路径。小学数学教学,一边是数学的理性,一边是儿童的天性。理性是对数学的理解和把握,天性是对儿童的理解与关爱。联想自己的课堂,有时候精心准备了教具、学具、课件,结果课的效果不尽人意;有时候与学生慢慢地“聊着、聊着”,却聊出了全情投入,意犹未尽……斯老师说“心无杂念,只有学生”。只要心无杂念地把学生装在心里,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只有读懂学生,读透教材,才能让学习真实发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然要顾及教材,要顾及数学的本质,但如果没有对学生的顾及,一切都只是理想化。

  毛陈超老师:斯老师这本《好课多磨》中,汇聚了各大名师的磨课精粹,每一个鲜活的案例,都可以把我们带入到动人心弦的磨课现场,激励我们教师不断研究、进取、突破,都深深的烙印进我们的心里,这不仅是思维方式与格局的升华,而且是教研的创新与支撑。

  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体会;读书是一种体会,我们可以在体会中得到乐趣;读书是一种乐趣,我们可以在乐趣中得到知识。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我们全体数学组教师认真“充电”,共同参与读书,体验读书喜悦 ,从读书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阅读 2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