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时俱进探素养“研”无止境促成长—永城第四初级中学语文组第14周教研活动

吴禹茜
创建于2022-11-07
阅读 5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携一缕夏日芬芳

掬一捧教研流香

       夏意渐浓,时光清浅。掬一捧清凉,怀一腔热情,赴一场美妙的教研之旅。

 

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今天下午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在会议室参加了由黄秀玲老师精心准备的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阅读分享随机抽取了三位幸运老师:

张素玲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岳阳楼记》


胡诗岚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做幸福的教师》


崔露元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我与地坛》

坚持读书,日积月累形成的气质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褪色,反而会熠熠生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变得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学改革的路上,几度风雨,几番求索,不变的是语文教师一路追寻的热情和万水千山的执着!阅读——这一无形课堂,我们始终探索在路上……

七年级组

崔露元老师《猫》这一课主要分为三个活动来进行,活动一主要为了锻炼默读感受三只猫前后情感态度的变化。活动二主要通过设计一场断案,增加乐趣,也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第三只猫忏悔愧疚小神探破案:《芙蓉鸟被害》。从第三只猫的遭遇洞察人性,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抒情、关键性语句的同时,联系相关作家、作品知识,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活动三由学生自己谈谈从事件中受到的启发,比如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者。进一步理解作品主旨,将猫个体悲剧的点,和弱者群像的面结合,发现故事背后投射的是社会,是时代,结合个人成长,读出自己。

陈娟老师进行点评:崔露元老师的《猫》课堂设计重点突出,内容详尽。从三个活动入手逐步走向课文更深处。通过活动一,学生回到文本了解到三只猫的不同性情特点。通过活动二,学生了解了与第三只猫有关的芙蓉鸟事件始末。这个环节设定为判案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活动三,学生从文本深处理解了“我”的复杂情感。建议增加课文重点语句的朗读。引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出这样复杂的情感。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清晰明了,非常期待崔露元老师的精彩课堂。

庞春芳老师《皇帝的新装》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学习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理解文章。本文是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借神奇的布料展开想象,情节曲折离奇而又发人深省。故事尖刻地嘲笑了统治者的愚蠢,讽刺了社会的虚伪风气,内涵深刻,富于启示意义。根据《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本节课重点就在于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刻体会作品的揭露力量,并在这基础上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徐文强老师进行点评: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下边的各个教学环节能紧扣此目标进行,教学重点突出。2.注重积累。 导入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拓展,有一定知识底蕴。字词教学部分很扎实,并且让学生把知识落实在笔尖,教师平时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视可见一斑。走进作者,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某一作家,而是指导学生学会简介作者如何抓点,这本身已从知识的积累向能力的形成进行了转化。3.疏通课文,分析皇帝形象部分,巧设了一个问题:请用“一个_______的皇帝”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可填词、短语等,并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这样就把复杂、枯燥的人物分析艺术化成一种填空式的拟标题练习,增强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避免了分析人物形象容易标签化的作法。而“从课文中找出依据”一句,又促使学生回到文本,阅读文本,朗读文本,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关注了文本。对皇帝形象的概括,从两字词语到四字词语,看似简单的字数增加,实际是一种认识上的提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这样一个愚蠢、无知、虚伪、狡猾的傻皇帝,这样一个爱慕虚荣、昏庸无能的傻皇帝,当然已无可救药。4.“骗”字切入,突破难点。围绕在皇帝身边的有哪些骗子?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让学生理清了本课情节和人物。把这些人物都归为“骗子”,可见老师设计问题的匠心,想从“骗”字入手,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找出文中刻画人物的精彩语言,分析并归纳皇帝、大臣、官员、骗子、百姓等在这场骗局中的作用。”说是分析这些人物在这场骗局中的作用,其实是作用清楚了,人物形象也就清楚了,主题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是个傻子主宰,骗子充斥的社会,是一个谎言遍布、欺骗成风的社会。只有那个天真无邪的声音,才是这个社会的一点希望。

八年级组

曹芳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入手,制定了四个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2.理清说明顺序与段落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3.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4.品味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曹芳老师说课流程齐全,预设了丰富的学生活动,课件图文并茂,充分考虑课堂要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对学情有精准把握。

王紫玮老师评朱迎春老师《渔家傲》:在翻译诗歌和探究诗歌情感环节,朱老师通过赏析画面,炼字,“嗟”“谩”,重点句子等,为学生赏析诗歌指名了方向,让学生找准诗歌赏析的点,然后发挥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主解读和赏析诗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一些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

朱迎春老师说课李清照的《渔家傲》,朱老师本人爱好中国古典诗词,闲暇时间以做诗词自娱,让老师们称羡不已。她从三个环节讲授这首词:走进李清照,知人论世;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诗歌;品析关键词句,鉴赏诗歌,理解诗人感情。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活动丰富。

庄利伟老师评曹芳老师《中国石拱桥》:曹老师抓‎住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一般‎特点,并‎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九年级组

毛欢老师讲授的《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在该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五次变化,通过他的不断"变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教学时要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具体语句,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分析其性格特征。

朱均州老师讲授的《变色龙》一文设计思路:通过分析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了解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理解“变色龙”这一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设计过程中,通过“变”与不“变”字的对比,让学生全面了解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寻找其“变”与不“变”原因。角色朗读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理解“变色龙”这一文题的内涵。变色龙视频的插入,引导学生找寻导致奥楚蔑洛夫“变”与“不变”的根源,自然过渡到对本文社会环境描写的内容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显示,进而探究《变色龙》一文的社会意义。

毛欢老师这节课环节设计合理,目标清晰,整节课围绕一个“变”字,通“变”的是什么,变化的原因,由浅入深,体现课堂教学的梯度和深度。这节课毛欢老师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图片、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设计了多环节的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扮演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值得学习。

朱均州老师《变色龙》一课导入部分,题目配有图片展示,带入感强,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展示图片加解说,趣味无穷,还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生物学知识。学习目标清晰明了,三个目标重难点突出,合作探究部分,理清故事情节,朱老师出示相关表格信息让学生在原文找答案回答,简简单单的几个问题却是整篇文章的挈领,通过这种方式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显而易见。从大方面入手进而进行具体分析某个重点部分,运用填表格形式,使人一目了然,人物形象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得出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使人易于理解。同时朱老师不忘对具体情节进行解读,理解文中变与不变,使学生明白刻画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少不了的描写方法,从而学以致用。揭示主题,步步引导,而不是直接呈现,学生有所理解,有所感悟,记得更牢。而揭示社会意义,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整篇课文主题意义的理解,印象深刻,也就记住了,这是授课的所要达到的效果。最后安排拓展,锻练了习作能力,作业布置新颖有创意,是一种发散思维,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朱老师讲课思路清晰,从导入,揭示教学目标,一步步步成教学任务,有条理有顺序。合作探究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无涯,研不尽。”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就需要进行研究,只要我们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共享交流,定能提高教学水平。让我们展开教研的翅膀奋力飞翔,砥砺奋进,谱写语文教学新篇章。


编辑:吴禹茜

初审:黄秀玲

终审:陈国辅

阅读 5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