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行“双减”政策后,我校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为使“双减”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校校委会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双减”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在严格控制各年级学生作业量的基础上,决定主要从各科作业的优化设计方面做足文章、下足功夫,特别安排一名校务委员,专门研究指导教师进行作业设计。要求各科任教师围绕学校的总体部署安排,有创意的落实好作业设计,通过一年来的尝试运行,我校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成效显著,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作业设计要突出趣味性
作业的设置首先要有趣味性,通过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找到做作业的快乐,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加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数理化作业设计注重训练性和拓展性,通过作业完成使学生努力做到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对政史地生学科的作业,要求学生主要以完成练习册为主,课后作业主要以实践性作业为主,突出生活性、开放性、趣味性,使学生有兴致,做起来得心应手,既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运用、掌握和巩固,又达到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效能。
二、兼顾学生水平的不同,坚持分层布置作业
各科任教师针对每班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知识储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这样,使优等生得到发展和提高,中等生有较大进步,学困生有一定的转化和促进。
三、立足实际,作业设计要具有多元化特性
学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追求内容多变,丰富灵活,凸显目标多元化特点,切实满足不同性格学生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摒弃内容重复,形式单一的一刀切做法形式,已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的刺激,发挥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学校在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统揽“双减”政策的全局,积极践行“减负增效”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遵循学科特点,坚持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科学合理规划作业,努力达到了作业设计的最优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