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其中很多精彩的故事被搬上了戏剧舞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经久不衰,由于大多以孙悟空作为主角,“猴戏”成为戏剧中一个独特的门类,诸如《闹天宫》、《火焰山》、《无底洞》等,不胜枚举,而我个人认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无愧于“经典”二字的剧目。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章节,仅占了一个回目,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矛盾最集中,冲突最激烈,人物性格最鲜明,情节最曲折的一段故事。它是西天取经团队完成组队后第一次面临挑战爆发出的激烈冲突,既有人妖之间敌我矛盾的生死博杀,又有团队初建成员间在价值观、品质、性格等方面缺乏认识、理解而导致的内部冲突,体现了新团队成员间的认知和关系调适,很有教育意义。
虽然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对读者很有教育意义,但原著在孙悟空打杀尸魔后,妖精虽然现出了原形,但经不起猪八戒的挑唆,唐僧在盛怒之下决然赶走了行者,故事戛然而止,形成了一道断崖。虽然在后文波月洞的黃袍怪在宝象国用诡计困住了唐三藏,八戒用智慧激怒美猴王,请他下山打败并收伏了妖怪,救出了师父。唐僧虽然心存感激,也认识到孙悟空的能力和忠诚,没有这个徒弟取经之路寸步难行,师徒和好,旧怨虽解,但前愆未消,孙悟空打杀尸魔的是非功过并未明断,唐僧原谅孙悟空只不过是做了将功补过的处理,而对上一事件没有做出明确评判结论,留下了一笔糊涂账。这样草草的结局使得“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显得单薄、生硬,说服力不够,让人如梗在喉,心有不甘,意气难平,成了这部经典名著的一大瑕疵。
白璧去瑕,天漏犹补。许多人为补足完善这一经典做了尝试,戏曲艺术家们在这方面的成果和贡献尤为突出。浙江绍剧团六龄童章宗义先生在“猴戏”上造诣颇深,塑造的孙悟空形象生动活泼,唱念做打俱佳,神韵独特,深受观众喜爱,有“南猴王”的美誉。为发挥其专长,浙江绍剧团编排演出了“西游记”系列连台本戏,在排演《三打白骨精》时,为丰富戏曲内容,体现连贯性,把“平顶山”的内容与之连起来演出。后经艺术家们琢磨、探讨,逐渐把“智激美猴王”、“大战平顶山”等内容改编移植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之中,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一来故事更加丰满,逻辑更为严密,情节更为曲折,教育意义更为直观、深刻,深受观众喜爱和好评,成为“猴戏”中的经典剧目。
改编后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剧情梗概是这样的:孙悟空被贬走后,唐僧带猪八戒、沙和尚继续西行,误入白骨精幻化的天王庙,唐僧和沙和尚遭擒(此节取材于“小雷音寺”),八戒突围后,无奈上花果山去请师兄施救,智激孙悟空下山(此节取材于“波月洞”),八戒杀入妖洞被擒,孙悟空路遇白骨精邀请来赴宴的干娘金蟾大仙,拦路打杀,自己变化成妖婆来到白骨洞(此节取材于“平顶山”)。假妖婆引诱白骨精当众说出了自已变幻害人、挑拨离奸的实情,并现场炫耀回放了三次幻化的情景,以铁的事实给唐僧上了一堂生动活化的教育课,并借白骨精之口说出了“妖精吃人”的本性,彻底破灭了唐僧对妖魔慈悲度化的一厢情愿的幻梦,明白了自己“人妖不分,是非颠倒”的错误,顿生悔意。在千钧一发之际,孙悟空现出真身,彻底焚灭了白骨精,师徒和好,较之以前都加深了理解,深厚了情感,强化了认知,增强了信任,对取经事业信心满满,再上征程。
这样改编之后的剧情,集粹了原著中的精彩章节、揉合了诸多经典的故事,统一融合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内容连贯完整,前后呼应,故事更加曲折生动,矛盾冲突更加集中、激烈,情节更加紧凑动人,特别是用同一案例展开的教育效果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内容素材取之于原著,改编的作品又高于原著,浑若天成,天衣无缝,为广大观众接受并欢迎。
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经过剧情的充分酝酿,把诸多矛盾集中于一点,形成强烈的冲突和斗争,把剧情推向高潮,紧扣观众心弦,调动剧场情绪产生热列的共鸣。这样的高潮突出表现在两处:
(一)打假老丈。经过打村姑、打老妪两番发酵,加上猪八戒的有意挑唆,唐僧对孙悟空的不满和隐忍都达到了极限,当悟空不听制止,当面打杀老丈时,唐僧的怒火终于遏制不住爆发了,自已坚守的宗教信条、人生价值、师道尊严和个人权威都受到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假老丈说出“你们杀生害命,还拜什么佛、取什么经呀”这样的质问以及后来的天降黄绢警告,让唐僧错误地认为,留着孙悟空只会贻害取经大业,终于狠下心肠,决然断绝师徒情分,亲写贬书,赶走了行者。当此时,观众对白骨精狡诈狠毒的痛恨,对孙悟空忠勇无畏的赞叹以及不为师父理解而爱到严厉责难的抱屈和惋惜,对唐三藏不辨真伪,是非颠倒的怨恨,多种情感交织一起,百味杂陈,心绪激荡,久久难以释然。
(二)第二个大高潮是在妖洞,白骨精在假金蟾老母的恭维诱使下,当众演示攻心计,三番变化让唐僧大梦方醒,知道自己上了妖精的当,但他对白骨精还抱有一丝幻想,哀求道:“我屡次救你,请你发发慈悲,放我西去吧。”白骨精冷冷笑道:“你讲你的慈悲,我讲我的吃人,要想放你是痴心妄想。”残酷的现突彻底破灭了唐僧的幻想,终于大彻大悟,认识到孙悟空的明辨和忠诚,对自己的责难顿生悔意,高呼:“悔不该赶走了赤胆忠心的孙悟空!”此时,妖洞阴森恐怖,群妖环伺,张牙舞爪,油锅鼎沸,屠刀悬颈,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观众屏息瞪目,心为之止跳。在这生死绝境,命悬一线之际,忽听一声大喝:“师父,悟空在此!”猴王亮出本相,分身救人,悬急顿解。观众也释然长吁,既为唐僧师徒脱离灾厄庆幸,也为澄明是非曲直,消除误会,为孙悟空洗清冤屈感到舒畅,更喜一举殄灭妖魔,断绝祸根而大快人心!
剧中不仅成功集粹了经典的故事情节,还匠心独具地把原著中的经典的神通移植过来,并通过电影蒙太奇等技术加以表现,如绣花针变成金箍棒、金箍棒画圈护身(取材于金兜洞)、白骨精指石化身(取材于无底洞玉鼠精)、孙悟空的身外身,豪毛化身、金箍棒化作白圈困住白骨精、口吐神火焚灭朽骨以及腾云驾雾、土遁、解尸脱身等,光怪陆离,神秘莫测。仅变化这种技法,就用了岩石后化身(白骨精变村姑)、从头到脚渐变(变老妪)、黑烟中化身(枯骨变精和妖变老丈)、石中隐身(孙悟空)、抹脸变身(孙悟空变金蟾大仙)以及旋转舞蹈中变身(小猴变群妖)等等不一而足,令人耳目一新,毫无雷同之感。这些手法的集中运用,既符合剧情需要,毫无生搬堆砌,人为造作的印象,又神奇入胜,引人咋舌,叹为观止,为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生色添光。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一部植根于原著而又高出于原著的成功剧作,广大剧作家、艺术家们长期共同努力,雕琢打造了这一经典神话剧目,呈现给广大观众一块完美的艺术宝璧,必将经久流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