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有约,“洋”溢青春——嘉应学院文学院赴芹洋学校开展教育见习活动第四天纪实

用户9532314
创建于2023-06-02
阅读 31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见习生活转瞬即逝。眨眼间,第四天的见习生活开始了。今天恰逢儿童节,经得班主任同意,我们在早读带读后分发糖果,并开展趣味性的语文游戏教学活动。

                (小组成员进行带读活动)


      早读课后,我们进行了写作教学公开课与古诗教学公开课听课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在公开课间隙,我们了解了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在课余时间帮助老师批改作文,并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总之,今天是收获满满,多姿多彩的一天。

        一、魅力课堂

     (一)黄燊杰老师《写作——文从字顺》

      写作,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体现。写作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体现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黄老师以故事开启写作之旅,通过创设烤鱼这一情境故事,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文从字顺”,体现了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从老师的生活体验入手让语文更加地贴近生活。黄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教学重点突出,三个课堂活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展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写作,并请同学展示练习作品并进行点评,体现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相互融合。最后老师归纳了“文从字顺”的口诀,帮助同学们总结本堂课知识要点。


           (学生展示练习作品)

  (二)林玉琴老师的《泊秦淮》

        一言一语总关情,一首古诗往往不过寥寥数十字,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篇幅不长的作品中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呢?林玉琴老师提倡的“古诗新唱”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新一番启示。

       在课前,林玉琴老师便播放了以《泊秦淮》此诗进行填词的音乐,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

       随着音乐的暂停,此次授课正式展开,林玉琴老师给同学们明确了本篇课文学习目标,同时引导同学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切入,并进行文本阅读。

       首先林老师进行了范读和唱读,极具感染力和爆发力的声音让人赞叹不已。抑扬顿挫之间,学生们的情绪随之起伏不已,声情并茂之中,似要将人带回那个深秋之夜。

       随后,林老师让同学们齐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找同学单独朗诵,并给予了同学们最真诚的肯定和鼓励。除此之外,林老师还教了大家赏析诗歌的方法:①炼字②描写方法③修辞手法④抒情方式,并展开了对《泊秦淮》这篇课文的分析。

       在课堂的结尾,林老师还进行了阅读扩展,让同学们欣赏了《玉树后庭花》这篇诗歌,让同学们进行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同时回归课文,让同学们进行诗歌主旨的填空,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深入把握本篇文章。

             (林老师带唱《泊秦淮》)

       二、活力课间

     (一)课间跑操

      跑操集合的广播响起,同学们在门口排好队,井然有序秩序到操场上集合。跑操活动中,同学们非常认真,脚下虎虎生风,迈着干脆利落、自信张扬的步伐,在艳阳下展示自身的活力。将快乐带到跑道上,把健康和运动二者融入到生活中去!

                  (学生跑操活动)

     (二)课间羽毛球、篮球等活动

      几分钟的跑操活动激起了青少年们的运动细胞,显然,这几分钟的运动让他们意犹未尽。于是,同学们相约结伴去篮球场打篮球或者在教学楼空旷处打羽毛球。他们在运动场上抛洒着运动的汗水,展现了青少年的活力与力量。有的同学拿着练习册和试卷,向老师请教上一节课所不懂的知识点,理清知识重难点;有的同学三五成群聚集在走廊,分享自己从家中带来的零食,聊着大家感兴趣的事情。

      (三)课间师生交流

      课间本是休息调整的时刻,但在下课后,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有的学生直接走向老师,请教课堂疑问;有的跟着拿着各种练习,追着老师问问题;有的三五成群,围在老师的办公桌旁,你一题,我一题地向老师们提问。教师的办公室瞬间热闹起来:语文作文面批、解答课堂遗留的问题、询问语文学习方法等。充实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上课铃一响,解决完问题的学生心满意足地跑出了办公室,赶紧回到教室继续上课;还有一些没有得到答案的学生还想追问下去,但是无奈要继续上课,但是离开之前还不忘跟老师说道:“谢谢老师!下节课再找您!”这是一群多么认真又可爱的学生呀! 


      正因为芹洋学校老师们的认真教学和努力付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虽然小学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阶段,但他们正在用努力学习来见证自己的成长,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评课环节

      课堂结束后,授课老师阐述了自己设计课堂的心路历程与预设的课堂过程,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听课心得,表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十分优秀。语文科组组长房金钰老师着重赞赏了两位老师课程的新颖独到之处,但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并给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房老师重点指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案主要起辅助作用,要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身为主题教学的课堂,提出的问题需要少而精,切入点需要精准。例如在《泊秦淮》中,可以从“恨”字来展开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考试要求进行设计。

      接下来梅江区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的罗茹静主任与古晓君教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的评价。罗主任认为作为师范生,评课要先做准备,先进行总结,再进行分述。在听课前先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以从教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再与公开课课堂进行对比,能得到更大启发。也可以观看一些名师讲解,清楚自身的优势,以优势建立课堂。

      

                (罗主任进行评课中)

      最后,学院带队老师古晓君教授对两堂公开课以及评课环节进行了总结。

      首先古教授对黄老师的情境创设、框架搭建和具有支架意识和梯度意识和将课堂打通课内外的课堂教学亮点表示了肯定,并讲述了什么是先进行知识点播到案例师范再到实际运用的教学流程,什么是从语感到语理的过程,希望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路径来去设计课堂。

      在古诗鉴赏课教学方面,古教授提出了诗理诗趣诗境这三个鉴赏的层次。首先是诗理,包括但不限于知人论世,托物言志等等手法;其次是诗趣,注重示范能力培养;最后是诗境,由“言”入手。

      古教授强调,作为预备教师,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语境意识、交际意识、活动意识和支架意识,  教学目标要聚焦一个点,从而实现靶向式教学,向外辐射进行拓展延伸。要做到“四贴”原则:紧贴课标;紧贴教材;紧贴文本;紧贴学情。在紧贴教材这方面,强调了要“读写一体”;在紧贴文本方面,古老师以公开课《泊秦淮》为例,她认为讲解古诗要强调关联性;在紧贴学情方面,她认为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古教授进行评课中)

      听完古教授的与罗主任的评课,我们都受益良多。作为师范生,我们确实需要着重、倾斜培养作为教师的示范能力与教学核心能力,在设计课堂的时候,需要以精准的切入点、风趣的课堂形式创设课堂,在不断的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见习感悟

      

      

     今天有幸观摩学习了林玉琴老师的课堂——《泊秦淮》,令我记忆深刻,同时也感受颇深。上课前,林玉琴老师以听音乐的方式进行导入,在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的同时,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课堂中,老师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火车”、随机点名、小组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且在提问学生及朗读诗句前,林玉琴老师身先示范,起到榜样作用,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林玉琴老师提倡的“古诗新唱”的教学方法,在同学们跟着老师学唱《玉树后庭花》的同时,也达到了熟记于心的效果。

      听完林玉琴老师的这节课,“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旋律在脑海中久久萦绕,在不知不觉间竟唤醒了我心中已有些模糊的知识点。我明白了原来语文教学还可以采用如此优美的方式,在动听的音乐中实现“教”与“学”,让学生在吟唱中学会背诵。

      通过本次见习,我明确认识到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不断创新、不断精进,我会不断汲取优秀教师们的教学经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打下基础。

                                                    ——肖佳丽

      听了林玉琴老师授课的《泊秦淮》(杜牧),使我受益匪浅。林老师在上课前播放了《泊秦淮》的歌曲让大家欣赏,在音乐渲染的氛围下,我们的思绪很快被这篇课文所吸引了。

      开始上课以后,林玉琴老师给同学们明确了本篇课文学习目标,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了作者杜牧的背景。接下来林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题目解读,了解了“泊”的意思以及秦淮河的地理位置,学习了作者和题目后,林老师开始教学文本阅读。

      首先林老师进行了范读,声音具有感染力和爆发力,再加上背景音乐的渲染,使我们每个人都听得如痴如醉。林老师让同学们齐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找同学单独朗诵,林老师给予了同学们最真诚的肯定和鼓励。

      除此之外,林老师还教了大家赏析诗歌的方法:①炼字②描写方法③修辞手法④抒情方式,根据这些方法,林老师展开了对《泊秦淮》这篇课文的分析,凸显了秦淮河的美丽动人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林老师让大家用“开火车”来回答问题,互动性很强,还给同学们介绍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在课堂的结尾,林老师还进行了阅读扩展,让同学们欣赏了《玉树后庭花》这篇诗歌,让同学们进行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还运用了“借古讽今”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介绍了“曲笔”的修辞手法。同时又回归课文,让同学们进行诗歌主旨的填空,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深入把握本篇文章。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林老师“古诗新唱”的方法,这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到这种授课模式,令我感到十分新颖。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语言栩栩如生,使同学们身心愉悦,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去。

                                                    ——刘雅婷

撰稿:邹荣兴、邱娜、郭芮、成敏玲、邓佳珊

丘雯、饶月晖、陈星豪、杨国琳

感想:刘雅婷、肖佳丽

整理:谢梓平、孔梓璋、周熙怡、陈雨竹

供图:邱娜、谢梓平、成敏玲、官海燕、陈星豪

编辑:胡之翰、周熙怡

排版:胡之翰、周熙怡

校对:陈雨竹

审核:黄好霞、古晓君

阅读 31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