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温馨提示

折月煮酒
创建于2022-06-05
阅读 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夏季是婴幼儿手足口病多发季节,为了孩子的健康,请您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增强防护意识,近期每天早上为孩子量体温,检查手、脚、口腔、咽喉是否有疱疹,如有上述症状,及时送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通知本班老师。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为现有症状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请家长认真学习,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并与疱症性咽颊炎有所区别。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或疱疹液感染。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炎等。

它的易感人群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是: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肉痛、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小时之内发展为水泡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病变。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幼儿平时应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多喝白开水等。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并伴有发热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者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斑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

04:03

最后提醒家长, 如果孩子在家有任何不适,入园时一定要告知老师,让我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保驾护航。

阅读 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