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上午,2023年北京市中学化学学习评价专题班的第五次研修活动在线上举行,由北京市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张莉娜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上午半天由高中组两位老师和初中组三位老师就检测题的设计与分析进行分享,并由专家给出指导意见;第二部分,下午半天,大家再根据今天各位老师的分享及专家的反馈,进一步沉淀、思考并完成自己的检测题的分析与评价报告。
老师们从题目设计、细目分析、数据反馈及对后续教学的启示等几个部分进行分享。
针对老师们的分享,三位专家老师张莉娜教授、张军刚老师和周玉芝教授分别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张教授针对老师们监测题的反馈情况,建议老师们根据作答情况与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差异,进行抽样调查,基于分层抽样的焦点团体学访谈,结合经验定性分析,并结合定量分析,从而较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与考试情况。当老师界定的题目难度和学生反馈的题目难度之间有差异的,要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反馈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改进。监测题可以用于阶段性诊断、也可以用于课前测和课后测来诊断学生。除了测知识和能力,学习态度也是当下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在监测中发现学生提取了信息后不会输出,原因之一是知识结构中有漏点或缺角度意识,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方式(如概念图的方式),诊断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角度。
张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将培训班学到的内容和方法用于题目设置, 确实达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探查的目的,并且在分析学生作答的基础上,也发现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后续教学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张老师对流程题的设置及讲解进行了指导,通过对流程信息的分类——1.对设备的示意,2.对物料的走向,3.流程中的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解决相关的问题。
周玉芝教授肯定了大家命题过程中查阅大量资料的努力,同时也指出命题过程中要细化命题的目标,在内容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认识性知识方面进一步细化以落实核心素养。通过设计层次分明的题目,以利于判断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对于学生的作答,要有质性的跟进,从而更加清晰学生的问题。对老师们设置题目时采用的新工艺流程、科技的发展等有意义有价值的情境,有趣味的表达,有温度的题目设置等大加赞赏。
本次研修活动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对监测题分析的理解及对后续教学的反思。相信更多样、更有意义的分析将会体现在老师们的监测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