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沐杏雨
一生念师恩
教诲如春风
师恩似海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的自豪;是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快乐;是在寂静里守望天空,等待放飞的期盼。今天,我们将展出第三期暖心小故事,请你细细地听,慢慢地品。
“老师如母亲,成长中行”
讲述人:侯睿(35岁 铁树学校 教师)
记录人:邱奥杰(15岁 曾都区铁树学校 八(1)班学生)
我上幼儿园时,母亲生重病,无分身之术的父亲迫不得已只能照顾母亲。于是我们家中三姐妹便无人关照。
年幼的我无法上学,又没有交足学费,每次跟姐姐一起去上课:她坐在里面,我站在外面。高老师是知道的,到了上学的年纪她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姐姐旁边,这是我最深刻一次体会到人间温暖。
记得在一年冬天,高老师看见我们脏乱的头发,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热水,给我们姐妹洗头。那双细腻而温暖的手抚摸着头发,也安抚着我们的心。我的眼泪不经意间夺眶而出,我感觉老师就是我们的母亲。
后来高老师被调走,我非常伤心。并非是高老师的手如同母亲般温暖而是我真正把老师当成了母亲。老师的爱伴我成长。
即便过了几十年,至今我依旧记得似母亲的高老师。
“女中豪杰”
讲述人:廖梦凡(36岁 程力善建金融集团 财务总监兼总经理助理)
记录人:金睿熙(10岁 曾都区铁树学校 三(4)班学生)
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我小学六年纪的班主任王从伦老师,他是环潭镇涢水小学一名极为优秀的老师。后来偶然在随州日报的一篇报道上看到,我敬爱的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十佳班主任、“荆楚好老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以及他和他创立的“阳光班”的教育事迹。
还记得我们上学的那会儿,王老师就是一名很负责、很和蔼可亲的老师,对我们很耐心,虽然他是名男老师,但是王老师的字写得很好看,他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很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爱人对我们也很好,也很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还记得那会儿有同学的衣服破了或者裂开了,王老师发现后都会把我们带去他家,他爱人很热心地帮我们缝缝补补。于我们而言,王老师及其爱人更像我们的父母。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好的缘故,平时没少受到王老师及他爱人的照顾,还记得六年级毕业考试前的一个晚上,王老师找到我和我的好朋友,分别送给我们一个很精美的小记事本,我的记事本的首页赫然写着“女中豪杰”四个很隽美的字。王老师很和蔼地对我们说:“记事本的首页是我对你们的祝福,我希望也相信你们以后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好好努力,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你们一定会很优秀的。”
虽然那个时候还不太懂王老师说的优秀的人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女中豪杰”四个字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至今,不管是在以后的求学生涯还是职场生涯中,这四个字始终鞭策着自己时刻努力着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很感谢也很感恩在我很小的时候能遇见影响我一生的恩师。有的时候老师激励的话真的会让我们受用一生。现在王老师已经退休了,去和他的儿女们享受天伦之乐,真心祝愿他及家人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作业本上,他亲手写下‘相信自己’”
讲述人:田宏发(63岁 万店镇中心学校 退休教师)
记录人:田星霖(10岁 曾都区铁树学校 四(2)班学生)
我从小出生在随州万店镇的一个穷苦农村人家,兄弟姐妹四个,从小家境贫寒,物质贫乏,生活穷困。
祖祖辈辈务农,常年辛苦,也只能勉强果腹,遇上收成不好,还得靠蔬菜杂粮充当主食填肚子。为了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清沟整地、耕田种粮、除草打场、但凡是可以挣的工分,父亲、母亲无论酷暑严寒,多么恶劣的环境总是任劳任怨。看着母亲干裂的长满皱纹的脸颊和父亲长满老茧的双手,我总想着为他们多分担点,在上学的闲暇之际,我也是抽空放牛、劈柴、打猪草,农村里做不完的农活和父母越发弯曲的腰板,让我萌生了停学在家,帮父母挣工分分担忧愁的想法。一晃辍学在家就是一周。因为这事,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刘咸友老师多次到我家劝我回去上学,而我依旧沉迷在挣工分的热度中,觉得只有挣的工分多,才可能成为富裕户。
只到有一天,刘老师带着一本散发着墨香,印有“作业本”三个字的本子来到我家,递给我的同时又用深邃的目光看着我,沉默了半久,叹了一口气坚定地说道:“孩子,回来上学吧!我知道你是想帮父母分担。我也是出生在农村,作为农村娃,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相信我!”,我双手接过刘老师递过来的本子,看着他慈祥的脸颊和坚定的眼神,目光落在作业本上,他亲笔写下的“相信自己”四个字上,这四个字逐渐模糊,幻化成老师平日里对我的点滴关爱和父母长年累月的辛苦。那一刻泪水浸湿了我的眼眶,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买一个作业本的钱可以买两个鸡蛋,或者一碗豆腐,是什么样的认可和关心让刘老师送给我这么一份珍贵的礼物。
那一刻,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第二天返回学校后,我每天都加倍努力学习,那个珍贵的作业本也一直舍不得用,把它当做宝藏一样藏在我的枕底,夜晚的时候我会向它倾诉一天的经历,遇到困难的时候,闻着作业本上的墨香我也会备受鼓舞。半年之后我不仅赶上了落下的功课,更是扶摇直上成绩名列年级榜首。后来,我成功考上南漳师范学校、又先后去襄樊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进修,成为80年代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后来,我返回故乡的初中任教,更是深刻理解刘老师当年的用心良苦。任教满40年里,我一直把这本带着墨香的作业本和“相信自己”四个字当做一种精神信仰传承给我的每一位学生,勉励他们,用心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2021年,送走我教师生涯的最后一批毕业生后,我也光荣地退休了。无论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我一直勉励学生们“要勇敢打破瓶颈,相信自己,突破自我”。而这背后深信不疑的信仰和靡坚不摧的力量,来源于我最尊敬的刘老师送的作业本和亲笔写下的“相信自己”四个字。
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刘咸友,现如今他已近80岁高龄,身体依然健朗,我也一直默默祝福,希望他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书包”
讲述人:杨成(64岁 万店镇黄家畈村 村民)
记录人:杨妙涵(11岁 曾都区铁树学校 五(2)班学生)
1969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生活艰苦,没钱买布做书包。我就自己想办法做一个书包,我将东拼西凑的破布头和人家不要的衣裳收集在一起,最后,拼缝成了一个碎布书包,装上书,就能上学了!
当老师看到我的书包时,我有些不好意思,害羞地低下了头。但老师眼里却闪过一丝惊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并满脸慈祥地说道:“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书包!”她还将此事告诉了主任和校长。校长也表扬了我,并鼓励全校同学学习我这种变废为宝的创新精神。
现在我已经快年过花甲了,可这件事我依稀记得,老师和校长的这番话时刻鼓励着我,让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可谓是受益终身!
“读书是为了让别人看得起你”
讲述人:黄鑫(乾鑫公司 总经理)
记录人:黄舒晗(12岁 曾都区铁树学校 六(2)班学生)
1998年,我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三。初三,多么紧张的时期,我却不以为然,认为家里有钱,不至于没地儿上高中,就天天和几个同学翻墙上网吧、打牌。刚开始还是一周上几个小时网,可随着同学刺激,也从一天几小时变成了日日通宵打游戏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我每天都把白天学习的压力积攒,在晚上从键盘和荧光屏上全部释放。别人拼命学习,焦虑中考的问题,我根本不用慌,反正会有地方上学,不如好好放肆一把。
可是这次竟然被老师逮个正着——
那个晚自习,我一如既往和同学一起翻围墙去网吧。我刚爬上墙,想把同学拉上来,结果低头一看,老师来了,同学们跑光了,我也只好灰溜溜地爬下来。面对严肃的老师,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等着挨骂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放我走了,只留下一句话:“读书是为了让别人看得起你。”这什么意思呢?继续学?继续学!
同学再找我时,我也以“不舒服”“写作业”为由婉拒了,上网的次数日益减少,直到戒网。初三,多么紧张的时期,好在老师拉了一把,带我回到了正道,最后,我荣幸地考上了随州市二中。
是啊,读书是为了让别人看得起你,我真感谢这位黄智强老师。
“何老师帮我垫付了学费”
讲述人:但武堂(42岁 曾都区市民)
记录人:但佳升(9岁 曾都区铁树学校 三(5)班学生)
记得是1995年秋,那时候我在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沈家营村上小学六年级,我的班主任何老师,满头花白的头发,身体也不是很好。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课,他差点昏倒。即便如此,还是每天坚持辅导不会做题的同学,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那时候我家里很穷,快到放寒假了,我的学费还没有交齐,学校要求没交齐学费的同学一周之内必须补齐,不然就只能停止学业。眼看一周过去了,其他同学都陆续补齐了学费,而我即将面临辍学,我心里忐忑不安。何老师了解了情况之后,看着我渴望求学的眼神,安慰道:“孩子,别担心!”最终是何老师帮我垫付了学费。
三尺讲台
三寸舌
三寸笔
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
十载风
十载雨
十万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