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科学实践活动又和同学们见面了。从2022版《新课标》解读中我们获知: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途径。从学科素养的视角来看,只有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认识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科学这门学科,实践是学习的王道、正道,也是学习科学的主路径。因此我校的科学课,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老师们都积极为孩子们创设各种各样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们的科学“广角镜”,看看孩子们本期的科学实践活动吧!
美丽的地球上生长着形态各异的植物。田野、山坡、石崖、海底、沙漠……植物的踪迹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快来看,本周初小部的孩子们就是走进自然,通过多种形式观察植物的基本特征,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并在返校后分享了自己的观察收获!从孩子们欣喜的表情中,充分感受到他们对植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栽桑养蚕了。千万别小看这白白胖胖的小东西,它吐出来的丝——蚕丝,不仅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而且在工业、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用途。今天,我们就跟随中小部的孩子们一起来diy一只幼虫期的“蚕宝宝”吧!
实验原理:在同学们diy的“蚕宝宝”上滴几滴清水,“蚕宝宝”就开始膨胀起来,仿佛长大了一般。这是因为纸张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植物纤维,在毛细作用下,纸张遇水就会大量吸水并膨胀,因此,这些可爱的diy“蚕宝宝”就会迅速长大。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空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以及1%的稀有气体组成。那么利用空气做成的“空气炮”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通过科学实验来了解一下吧!
空气炮的原理很简单:当我们用手拉起气球又放开的时候,由于塑料瓶的瓶口较小,塑料瓶里面的空气不能立即恢复原状,导致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压缩空气从瓶口排出时形成强烈的气流,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简单来说就是:存储气体——压缩气体——释放气体。
生活中用到压缩空气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打气筒、气枪、氧气罐等等。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一次次科学实践小活动,就是在引导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科学的无限奥秘,激发我们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社科组
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