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专题讲座促提升——记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茂名)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学科专场

霏跃骏步
创建于2023-06-01
阅读 3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共研齐进步,求索在路上。2023年5月31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茂名)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学科专场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王宏伟副校长和他率领的专家团队、茂名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老师、茂名市各县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共两百余人。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林小玲老师和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曹卫刚老师对三年级《吃西瓜》这一课例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都 能借助几何直观建立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模型,融“理”通“法”,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算理一致性,

      林小玲老师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先尝试计算,从多方面思考,质疑猜想,操作验证,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算理,理清算法。

     曹卫刚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有份量”的课堂更令人印象深刻。通过预习导航,找学生的起点,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伴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给予学生充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突破重难点。

    

        两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结束后,分别先由两位授课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并对上课后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

     各县区教研员也从不同评价角度深入分析这两节课的亮点和待完善之处。他们一致认为授课教师能够重视算理的理解,明确算法。组织教学活动时,在情境中探究算法和算理的融合,在情境中表达分数的意义,形成习惯,使抽象的分数在现实情景中表现含义,让学生充分地说,注重质疑和释疑。 他们也指出了各自的亮点,林老师的课堂亲和力以及管理能力非常强,做到了尊重学生,落实"四基"与"四能"和"三会"。曹老师的课堂有趣,学生参与度极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黄兴光校长和茂名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老师相继进行发言,并指出:希望大家能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进行反思学习和做研究。

    下午,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王宏伟副校长结合了他们教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与参会的教师分享《"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非线性"教学实践》。

     王校长利用课堂实录给我们讲解了"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四大环节。1.预习导航。检查预习,了解学生情况。聚焦问题,找准教学起点。2.导学反馈。聚焦问题为切入点,围绕关键开展导学,练习反馈导学效果。3.归纳积累。个人写收获,小组内交流,全班互展示。4.布置作业。本课的巩固性作业,下一课前置性作业

    教研活动的最后,由盘泽南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强调了三方面的问题:

1.学以致用,"怎样用"需思考;

2.根据自身的情况,不盲目模仿课堂,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动。

3.关注课堂40分钟。落实"七真"课堂。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 本次教研帮扶活动为茂名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与省内名师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为茂名教育发展注入新能量,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水平,有效促进我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阅读 3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