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非遗文化,感纸扇之美----记文山市第四小学六年级(6)班小社团研学活动

光华
2023-06-01
阅读 16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借着夏日的风,六年级六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手工艺坊,深切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精深,了解扇子文化的渊源,用心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扇面,领略不一样的文化。

  活动初始,老师先向同学们讲解扇子的文化,渊源、来历,全新的知识吸引着孩子们,向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领域,每个同学都听得十分认真。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00:09

  在老师精彩的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师尽情地讨论打开了他们对扇子这一知识文化的认知,一面薄薄的扇子也有这么深的文化,感受到扇子的神奇。

  制作一把扇子需要很多工具:细彩纸、转笔、模板、胶水、半球造型器、瓦楞器等。

  扇面上的花瓣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做成各种形状:紧圈、松圈、开圈、心形、三角形......做法首先是把细彩纸做成一个个紧圈,然后再放入模具中变成松圈,根据自己所需捏住它的两端,捏出自己所需的花瓣形状。

00:07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奇特中又有自己的新思想,不一样的扇面要不一样的心去做。瞧,有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动起手来,很想一展身手。

  细细的工作要细细的心,做起来还是有些笨拙,虽然笨拙,但我们还是很开心的在做,交流着,讨论着,开心的氛围萦绕着同学们。

  不知不觉间,一个个可爱的小花瓣从孩子们的手中流出,金色的花瓣亮晶晶,正如同学们此时亮晶晶的心。

00:20

       认真地制作,很快,可以为洁白的扇面拼上简单的花瓣了,有这些花儿的衬托,瞬间普通的扇面就变得灵动有生命,可爱至极。

00:20

  制作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会有小插曲,没事,一下就好,甩甩衣袖,再来。

  扇面开始成形,不一样的扇面有不一样的光彩,扇子变得似乎会说话,清新、淡雅。

幸福时刻:

       大功告成,这一刻最难忘,展展我的作品,摆摆形,拍个照,来个集体大合影,记录我的幸福时刻。

  愉快的时光很快结束,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欣赏不同的扇子和图片,充满动手制作的欲望,在活动中还体会到自己操作的乐趣,训练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互动能力也有所提高。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讨论、欣赏、操作、交流,深入走进了扇子的世界,认识了扇子、了解了扇子、不一样的文化在他们心里埋下深深的种子,在感受扇子带来的习习凉风时,更多的是从中也获得了更深刻的教育----非遗文化的认识与传承。



图片收集:    赵兴艳  陈会  侬建梅

文字编辑:    赵兴艳

初审:    康丽

二审:    杨硕

终审:    刘梅

审签:    贺景春

阅读 16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