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校本齐亮相 五育并举促成长—第五届郑州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校本课程成果展示

🌟
创建于2023-05-31
阅读 35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风不减来时路,向美而行意正浓。为进一步提升中原区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质量,丰富美术学科教育教学形式,推进美术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的开展 ,5月31日,中原区美术教师在中原区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王娴老师带领下参加第五届郑州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观摩活动。

  开幕仪式上,郑州市教研室美术书法教研员田金良老师主持此次活动,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美术学科主任马饮川在讲话中对郑州美术教育发展方向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本次校本课程交流展示活动是校本课程成果的集中展示,必将对各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启发和借鉴。希望郑州市各学校加大力度提升教师研发能力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力,着力开发一批具有连续性、阶梯性和可持续的精品校本课程,切实为师生成长助力。

  中原区教研室室美术书法教研员王娴进行《以“泥”为美,—用泥塑的语言讲述黄河故事》主题汇报。综合中原区学校校本课程理念,分别从课程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成果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享,在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下,各校教师频频的点头称赞,并不时的就课程内容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中原区有四所学校参与展示,“以泥为美—用泥塑的语言讲述黄河故事”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和黄河文化特点,利用泥塑创作出不同主题的作品。互助路小学北校区以“黄河岸·家乡人·童年趣”为主题,黄河泥塑是黄河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黄河文化色彩。本次展示的泥塑课程,以黄河泥土为原料,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有不少门道。学生根据所需随手取泥,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在捏制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泥塑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体现出黄河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以淮河命名,选择“润”为学校核心文化,主题为:《黄河魂 礼乐声 泥土情》,黄河之魂校本课程依托学校的“沁润课程体系”和七年的商瓷校本课程积累,结合学校的沁润课堂形态和黄河文化实施主题式的融合教学模式,并且开发了配套的研学课程。以课程落实新艺术课标要求的四大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黄河文化,感悟为什么河南地区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感受作为河南人,母亲河养育的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建设路小学主题为:泥塑丹青韵,探青黄河人。该课程从线条的塑造感知,到造型的以形写神,再到空间的人文精神和色彩的意象表达。让孩子通过感受国画难以理解的程式和意蕴,结合黄河文化探寻艺术作品中中国人的精神与美学追求,结合当代艺术的舞蹈和美才等形式的创新表达,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兴趣。将经典艺术通过本土文化理解的重构加工生成泥塑作品的文创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以项目化的真实学习,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伏牛路第二小学:依据国家课程内容和黄河流域青铜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泥话青铜》。围绕如何用泥巴讲述青铜故事,用艺术手法表现黄河流域的青铜文化。郑州地处河南,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河南文化底蕴深厚,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如:杜岭方鼎、司母戊鼎、莲鹤方壶、妇好尊……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先天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来感受青铜器文化。

  本次活动分为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现场展示、校本课程观摩课、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汇报交流三部分。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示现场热闹非凡,作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不仅有型态可掬的泥塑、庄重威严的青铜器、乐道拾遗的砖画、栩栩如生的绒花作品、设计带有卡通形象的节气版画,还有惟妙惟肖的轻黏土浮雕、细致入微的树叶雕刻画、绘声绘色的故事绘本等等,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童趣,每一件作品都散发出蓬勃的活力,让在场的人叹为观止。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构建符合新课改基本要求、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体系,郑州中原区美术教育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个性发展,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聚焦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成长,深耕课程建设,激发教育活力,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精心打造了多元多维、互通互融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校本课程的开设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哲学内蕴,让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绽放活力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

00:57
阅读 35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