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第九中学(22级)一年三班 李欣萌
美国学者齐默尔曼提出,当学生在原认识、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是一个积极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
在我们以前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老师讲,像鸭子听雷,而他们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的环节,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性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我”是学习的主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思杰说:“没有人能会教,任何人学东西,也就是说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知识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密层层的,原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收获就越多,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处理,但收获依旧没有增加。不知谁发明了新的插秧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了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原来的插秧方法,初看起来勤劳,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道理。
即便插秧贯注了我们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有想到老师强行对秧苗密植,这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我们是他的秧苗,当老师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不在于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教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和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成绩,生本教育的理念,核心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愿意继续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来学习,并真正依靠自己自主的学习,在前置研究中积极准备,积极研讨,注重在小组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快乐地学习知识,快乐地成长,那我们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了。(指导教师 马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