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是学生理想教育,精神培树,品格塑造,习惯养成的综合体验课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经历。
5月30日,桥东里小学4-6年级同学们在乐岛进行研学活动,学习到了不一样的知识,体会到了别样的乐趣。

我们出发啦⸜₍๑•⌔•๑₎⸝






开场仪式感拉满✌️同学们自己决定队名、亲手制作队旗、高喊班级口号,破冰团建积极向上,研学之旅顺利开拉开帷幕!




勤俭节约教育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稻作之不易,修节俭以立本。两粒稻种长出的谷粒,能做一碗米饭,这是为何?

“原来,一粒稻谷种子播种后,会长成一颗稻苗,一棵稻苗可长出15至30株稻穗,每一株稻穗约有120至200粒稻谷,因此,每株稻苗可结稻谷1800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关于稻米的数据阐述说明稻之节约的课程意义,也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



稻作栽培体验
种植是感受生命成长历程的最佳选择,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水稻的一生的艰辛复杂,从一颗种子到一捧大米,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从选种、育苗、栽培、管理到稻米加工,每个环节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从种植水稻🌾开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感受精耕细作精神,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懂得感恩,成为最好的自己。


海洋生物科普
同学们在各任务点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开展实地体验活动,从多角度的形象感知中扩展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认知。


通过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海洋的孩子——海豚、海豹、白鲸以及相关的海洋知识,向学生渗透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顺应孩子在生活中普遍对海洋生物感兴趣的特点,引导他们揭开海洋生物奥秘的一扇窗,感受海洋世界的神奇美妙,激发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更加热爱我们蓝色的地球家园。






摩天轮、逍遥水母、海盗船、旋转木马展开探索;在白鲸馆、深海馆展开寻觅;同学们在游中学,在学中乐。









研学收获
今天同学们学习稻作文化,感悟精耕细作精神,体验稻作栽培的基本方法,认识海洋生物,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区域及其特点。
还学习解决疑问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更加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