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史
芫荽属于伞形科莞荽属,有个很通俗直白的别名叫“香菜”。本来,中国人称芫荽为胡荽,它在波斯语中叫“ gosniz”。有人称这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的,但并没有确凿的记载,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张骞之后传入中国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有“种胡荽”:“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树阴下,得;禾豆处,亦得。”“荽”本作“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此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胡荽”:“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今俗呼为蒝荽,乃茎叶布散之貌。俗作芫花之芫,非矣。藏器曰:石勒讳胡,故并、汾人呼胡荽为香荽。”这段文字解释了这种植物的名称得之于其茎叶根须的形态,以后为何又衍生出其他名称。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草本,高20-100厘米。根纺锤形,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圆柱形,直立,多分枝,有条纹,通常光滑。根生叶有柄,柄长2-8厘米。叶片1或2回羽状全裂,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厘米,宽1-1.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上部的茎生叶3回以至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0毫米,宽0.5-1毫米,顶端钝,全缘。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8厘米。伞辐3-7,长1-2.5厘米。小总苞片2-5,线形,全缘。小伞形花序有孕花3-9,花白色或带淡紫色。萼齿通常大小不等,小的卵状三角形,大的长卵形。花瓣倒卵形,长1-1.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有内凹的小舌片,辐射瓣长2-3.5毫米,宽1-2毫米,通常全缘,有3-5脉。花丝长1-2毫米,花药卵形,长约0.7毫米;花柱幼时直立。
果熟时向外反曲。果实圆球形,背面主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腹面内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的下方。花果期4-11月。
生长环境
芫荽能耐-1℃至2℃的低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7℃至20℃,超过20℃生长缓慢,30℃则停止生长。芫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壤结构好、保肥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芫荽生长。
分布范围
原产地是欧洲地中海地区,据传是中国西汉时(公元前一世纪)张骞从西域带回,现中国东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湖北、河南等省区均有栽培。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大叶品种植株高,叶片大,缺刻少而浅,香味淡,产量较高;小叶品种植株较矮,叶片小,缺刻深,香味浓,耐寒,适应性强,但产量稍低,一般栽培多选小叶品种。 [2]
露地栽培
芫荽春、秋、冬季皆可露地栽培。苗期不宜浇水太多。待苗长至10厘米时,植株生长旺盛,应勤浇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浇水的同时追施速效氮肥1至2次。注意中耕和适当间苗,间苗时拔除杂草。夏季需适当遮阴,并防暴雨冲刷,雨后及时排水,保证出苗整齐。
大棚栽培
一般9至10月直播,入冬前灌一次冻水,以利幼苗越冬。1月扣棚,1至2月无需通风透气。当幼苗返青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待苗高10厘米时,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温棚保持在15℃至25℃。每亩每次用硫酸铵15公斤左右,追施1至2次,可提前收获。
土地施肥
一般情况下,种植香菜(芫荽)应该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土,深15-20厘米,让其风化晒垡2周以上,然后每亩撒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作基肥,耕耙后做成畦面宽140-150厘米、高20-25厘米,长按地块长度而定,沟宽30-40厘米,兼作人行道。畦面要求土壤细碎、疏松、平整。若采用条播还应在畦面按行距8―10厘米开宽4-5厘米、深约2厘米播种条沟,准备播种。
出苗方法
香菜种子的外壳较为坚硬,用常规方法播种出苗迟缓,快的需17天~18天,慢的则需20天以上。现介一种使香菜快速出苗的方法:将香菜种子摊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布鞋底或其它不太坚硬的平面物件均匀地用力慢搓,使其外壳破裂(切忌搓碎),然后用30℃~45℃的温水浸泡2天~3天再适墒播种。如果管理得好,一般播后12天~13天就可出苗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芫荽的叶、根、茎、籽均可入药,作为治病的良药,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以全草入药,性温,味辛,功能解表,透发麻疹,内服有驱风、健胃和刺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麻疹、消化不良、感冒风寒、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痢疾下血,还可以治疗高血压,外用有镇痛效果,还对某些食物中毒有解毒作用。《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 香菜全草汁液还具有抑制体内铅的积累和肾脏铅中毒的效力。因此,大量食用香菜可预防铅中毒,并对铅中毒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医疗保健作用。
食用价值
芫荽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佳蔬之一。 [7] 据记载,莞婆子是世界上最早的香料之一,3500年以前在埃及就已经有栽培。